奔騰思潮》導入遠距健康照顧數位系統的機會與挑戰(須文蔚)
「i顧健康計劃」以推動社區藥局數位化爲核心,結合「健康雲」平臺、「i顧健康」APP及「i顧健康LINE@」,由藥師提供線上視訊的用藥衛教,讓和都會民衆繳一樣健保費的偏鄉長者獲得數位平權。(示意圖/shutterstock提供)
一位長期關心偏鄉民衆保健的顧問傳來一個好消息,有意將「i顧健康計劃」推廣到宜蘭與花蓮偏鄉社區。這個計劃以推動社區藥局數位化爲核心,結合「健康雲」平臺、「i顧健康」APP及「i顧健康LINE@」,由提供智慧醫療服務的業者主導技術整合與營運、生技廠商負責健康服務,並委託臺灣年輕藥師協會邀請社區藥局加入「i顧健康」行列,希望能方便社區長者領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藥師協助定期測量血壓與血糖,由熱心的藥師守護民衆健康,絕對是一大福音。
這位傳來好消息的顧問在2013年起,就熱心推動健康雲到偏鄉,花蓮各鄉鎮的數位機會中心就開始配合,在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郭博昭教授以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的協助下,引進了雲端保健系統,讓老人家可以輕鬆量測血壓,透過網路將量測資料立即傳輸到雲端的資料庫。最神奇的是,主電腦也會和每個老人家平常的資料比對,一發現異常狀況,就會主動發出警訊,透過手機簡訊告知老人家或他們的子女,提醒就醫、服藥或改善飲食等等。
長期在偏鄉推動血壓量測與衛教,最大的挑戰是設備與誘因。2013年獲贈的設備,陸續出現問題,加上社區民衆如果沒有醫療院所的進一步合作,單純的量測與資訊分析,除了長照體系外,確實較難吸引長者持續參與。「i顧健康計劃」獲得110年服務業創新研發計劃(SIIR)補助,能掌握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下的趨勢,慢性病患可先透過電話或網路向社區藥局預約領藥,只要提供藥師相關身分證字號、處方開立院所名稱及就診日期等,藥師即可預先於「因應天災及緊急醫療查詢作業」查閱病人用藥資訊,確定病人手邊餘藥天數在10天(含)以下,就可以進行用藥調劑作業,讓病患和藥局可以更彈性與快速給藥,減少等待時間,也讓民衆不要跑大醫院,降低染疫風險,分散醫療系統的負擔。根據109年健保資料統計,臺灣慢性病人中有領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人數約707萬人,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總調劑件數約7660萬件,其中,在醫療院所調劑約4623萬件,在藥局調劑約3037萬件。如何引導民衆在社區藥局領慢箋?特別是在偏鄉民衆就醫不便的狀況下,改變他們領藥的習慣?同時開啓民衆與社區藥局的照顧與保健關係,確實是「i顧健康計劃」很亮眼的設計。
與我們過去推動的「健康雲」照顧不同,新的照護體系,民衆拍攝處方箋照片以LINE@進行線上預約,藥局備好後透過LINE@訊息通知民衆,提醒前往領藥並接受藥師宣導慢性病用藥衛教。同時,藥局設置三高量測設備,民衆也可自行購買於家中量測,接受藥師提供一對一專業諮詢與照護,可以增進藥物正確使用的觀念。「i顧健康計劃」還設計了集點的誘因,只要接受藥師慢性病衛教、定期追蹤三高數值以及居家自主三高量測,都可累積i顧健康點數(健康獎金),未來可以兌換保健的商品。「i顧健康計劃」確實相當吸引人,但如果未來要在宜蘭與花蓮實踐,還是充滿挑戰,宜花兩縣醫療量能不足,藥局數量更是遠低於都市。依據食藥署110年8月的開放資料 ,宜花目前19個設有數位機會中心(DOC)的鄉鎮內,健保特約藥局僅有127間,相較臺北市的中正區與大安區兩區就有140間,資源分配相當不均。其中,宜蘭大同鄉、花蓮秀林鄉、卓溪鄉、萬榮鄉與豐濱鄉鄉內完全沒有健保特約藥局,民衆要跨鄉鎮才能接受到這項服務,更顯得加速推動的必要性。
隨着疫情衝擊的數位轉型,「i顧健康計劃」跨出了一大步,未來如何擴大更方便的遠距醫療服務?以及爲偏鄉民衆提供更貼心的「呼叫藥師 APP」服務?讓領藥與保健能充分整合,也讓藥師能提供線上視訊的用藥衛教,相信才能讓和都會民衆繳一樣健保費的偏鄉長者獲得數位平權。
(作者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宜蘭花蓮縣數位機會中心主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