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犬變《省港旗兵》成馬路兇器 鎖定目標死咬不放!專家提醒「千萬別跌倒」

記者劉邠如、張琦珍/臺北報導

北市文山區本月6日發生比特犬開車窗咬人事件,未料時隔11天,同一只比特犬再度咬傷騎士,引發社會關注。對此,楊動物醫院院長楊靜宇接受ETtoday專訪時表示,比特犬屬於高攻擊性犬種,「一旦咬住,不管對方如何掙扎,都不會鬆口」,民衆遇比特犬攻擊,除了不要慌亂奔跑外,也要小心不要跌倒,以免頭、頸遭受攻擊。

▲獸醫師楊靜宇(小圖)說明彼特犬特性,及遇攻擊如何自保。(圖/合成圖)對於比特犬在大馬路上跳出車窗、攻擊騎士,楊靜宇形容,像是港片《省港旗兵》,「一輛廂型車出來,然後大圈仔跳下來拿刀就砍」,對民衆的危害甚鉅,在許多國家都被列爲危險犬隻,禁止飼養或須持執照才能飼養。

楊靜宇指出,比特犬具有極強的領土性與護主本能,牠對於不認識的人,或是接近牠主人的物體,都可能視爲威脅並發動攻擊。而且,一旦進入攻擊模式,便不輕易停止,「比特犬的咬合力非常強,牠一旦咬住,不管對方如何掙扎,牠都不會鬆口」。

▲獸醫師楊靜宇提醒遇彼特犬攻擊ˊ,千萬不要慌張,要小心別跌倒。(圖/合成圖)

針對一般民衆若不幸遭遇比特犬攻擊,楊靜宇提醒,「千萬不要慌亂奔跑,因爲你絕對跑不過牠。」他說,比特犬的攻擊範圍通常集中在腰部以下,但若受害者因驚慌而跌倒,則可能導致頭頸部遭受攻擊,過去曾有一名婦人,遭遇比特犬攻擊時,因摔倒而被比特犬咬住頭頸部,最終不幸喪命。

楊靜宇建議,遭遇比特犬攻擊時,可尋找身邊的物品自保,「可以利用棍子、樹枝等物品來防禦,但如果已經被咬住,切勿強行掙脫,以免造成更嚴重的撕裂傷」。

至於旁人是否能介入協助,他表示,「如果比特犬已經鎖定攻擊目標,牠不太可能改變目標去攻擊其他人」,所以旁人可以試圖使用物品攻擊狗的頭部,以增加牠的不適感,讓牠退開。

▲臺北市一隻比特犬11天內兩度咬傷騎士。(圖/記者黃彥傑翻攝) 針對這次事件的飼主管理問題,楊靜宇直言,這隻比特犬11天內咬傷兩名騎士,飼主更應採取嚴格防範措施,「即便在車內,也應該使用鏈條拴住,不要讓牠在車內自由行動,併爲犬隻配戴口罩,防止牠再度攻擊路人」。

此外,楊靜宇指出,因爲這已經是第二次攻擊,「如果還有第三起,我相信牠咬的這種力道跟強度,一定是比前兩次更強。」因此動保處一定要介入,不管沒入或是強制教育,公權力一定要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