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上好急救教育這堂“生命必修課”
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學習和運用急救知識,一旦遇上危急情況,既能“自救”,又能救助他人
近日,教育部部署開展第三批全國學校急救教育試點工作,擬遴選3000所學校參與,目標是覆蓋各個學段,通過試點工作,推動各級各類學校深入開展急救教育,面向師生普及急救知識和技能,提高校園應急救護能力,進一步深入推進學校急救教育工作。
抓好青少年的急救教育是整個社會急救培訓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關鍵環節。然而,我國的急救教育目前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很多中小學尚未開設急救教育課程,學生急救知識普及率較低,很多學生缺乏急救和逃生技能。因此,學校開展急救教育試點工作,加強中小學生急救知識普及培訓,提升學生應對突發事件、保護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的能力,是學生們必須上好的“生命必修課”,是人人必須掌握的技能。
被遴選的試點學校將積極利用入學教育、學生軍訓、體育與健康課、社會實踐活動等渠道,開展急救技能培訓,增強師生尊重生命、珍愛生命意識,提高師生守護生命安全健康能力。對於學校來說,要結合學生年齡、體能、心理、接受能力等實際情況,分學段進行急救教育,將急救知識納入大中小學必修課程體系,確保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學習基本的急救技能。學校不僅要將急救等生存技能教育貫穿於“體育與健康”“科學”等課程,同時還要發揮高校、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學校等單位戶外研學、師資力量的優勢,探索戶外研學、拓展訓練課程開設和野外生存、野外露營活動開發,並聯動紅十字、消防救援等開展相關教育,讓小學生有急救意識、初中生有知識技能、高中生可以勝任高質量的急救操作。
在此基礎上,學校要積極爲學生創造參加急救演練的機會。除組織常規的校園緊急安全演練外,學校還應鼓勵學生參與急救和模擬演習活動,組建學生急救團隊,鼓勵學生在校園活動中擔任急救支持人員,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學習和運用急救知識,做到理論與實戰相結合,一旦遇上危急情況,既能“自救”,又能救助他人。當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掌握了急救技能,他們在家庭和社會中也會擔任傳播者的角色,影響更多的人關注並學習急救知識。
抓好青少年的急救教育,還要重視提高教師的急救教育能力。要將急救教育納入教師培訓體系或課程,通過爲教師提供專業的急救培訓、定期邀請專家講授急救技能等方式開展教師層面的安全教育培訓,鼓勵引導一定比例的教師取得應急救護專業資質。學校急救教育還可依託急救培訓基地開展培訓,同時發展校內教師、社工等符合資格者成爲課程輔訓導師等,不斷壯大急救教育師資隊伍,爲開展急救教育提供師資保障。
實施急救教育還需要政府、家庭、社會各界羣策羣力,凝聚強大合力。政府應當制定相關政策,確保急救教育得到充分的資金支持,在教育培訓經費中優先安排、重點保證,各級教育部門和各類學校要確保應急救護培訓經費專款專用;對於家長來說,可以主動與孩子一起學習基本的急救技能,定期討論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緊急情況,教會孩子撥打緊急電話和尋求幫助;醫療機構可以提供技術支持和培訓指導,共同營造一個有利於急救教育發展的環境。
急救教育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期待急救教育走進更多學校、惠及更多學生,助力青少年保護好自己也保護好身邊人。
(作者系江蘇省鎮江市教育工會主席)
《中國教育報》2025年01月08日 第02版
作者:唐守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