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細菌立大功 榮陽交團隊發現肝癌治療新指標
榮陽交團隊發現人體內菌叢生態不同,可影響肝癌免疫療法成功率,有望成爲未來治療新主流。(陳人齊攝)
研究團隊將糞菌製備冷幹膠囊微菌叢植入治療。(北榮提供)
我國每年約有1萬人罹患肝癌,其中有6成發現已中晚期,然而在免疫治療上,晚期肝癌的反應率僅不到3成。爲提高免疫治療反應率,臺北榮總與陽明交通大學團隊從糞便細菌尋找肝癌治療的蛛絲馬跡,發現體內好壞菌竟能影響治療效果,若體內好菌多,存活中位數可達22.8個月,是壞菌的4倍多,可望成爲肝癌治療的新希望。
目前肝癌治療方式除開刀、電燒、栓塞、標靶之外,免疫療法也在近年來成爲新選擇,對於無法手術切除、電燒、栓塞的肝癌患者而言,可說是治療的最後希望,不過晚期肝癌病患接受免疫治療,僅有不到3成的藥物反應率,因此有很多病患都是花大錢還沒有治療效果。
臺北榮總胃腸肝膽科主任黃怡翔表示,晚期肝癌病患的免疫藥物反應率低,主要是目前臨牀上仍缺乏能有效預測療效的生物標記,因此榮陽交團隊從2018年起,針對院內接受免疫治療的肝癌患者蒐集糞便,期盼能在不同腸胃道菌叢的病患中,找出免疫治療上的差異。
結果顯示,體內優勢菌叢若爲毛梭菌屬(Lachnoclostridium)、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的病患,其治療反應率可突破5成,存活中位數也達22.8個月,相較體內優勢菌叢爲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9)這類壞菌的病患,存活中位數卻只有4.8個月,兩者相差接近5倍。
另外,榮陽交團隊還發現,除優勢菌叢不同可影響治療成功率之外,糞便中的次級膽酸濃度也有差異,濃度高者治療反應明顯較好,反之則無反應,黃怡翔說,目前分析糞便菌叢種類需依賴次世代基因定序,成本較高,但若僅是分析次級膽酸成本較低,可望成爲將來的檢測主流。
至於能否透過補充益生菌的方式來降低罹癌風險?黃怡翔說,人體的腸道細菌數以兆計,要改變菌叢生態不是件簡單的事,且市售益生菌尚未看到毛梭菌屬的產品,這類菌叢也不易培養,不過若將來能成功產品化,對人類健康會是一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