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開花的“俄羅斯商品館”,不能成了商家的文字遊戲
據封面新聞報道,最近,俄羅斯商品館如雨後春筍,在全國各地開花。打着“硬核俄貨”“俄羅斯優選”“配料很乾淨、價格很親民”的旗號,這些商品館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然而,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上吐槽,俄羅斯商品館和俄羅斯之間並沒有關係,其中所售很多產品的產地均爲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牡丹江市等地,“遍地開花的俄羅斯商品館都是東北製造”也引發了一波熱議。
顯眼的“俄羅斯商品館”字樣,濃郁的俄式裝修風格,再加上其中所售商品上多標註爲俄羅斯文字,在商家的極力宣傳與引導之下,消費者很容易誤認爲這些店鋪銷售的是俄羅斯進口產品。可仔細一看,很多這些所謂的進口產品,產地均爲中國,不過包裝頗具迷惑性罷了。
根據媒體報道,這些爆火的“俄羅斯商品館”既不是來自俄羅斯,銷售的也並非完全是俄羅斯商品,而更像是商家玩的一場文字遊戲,打着俄羅斯商品的噱頭,營造進口產品的錯覺進而銷售非進口產品。
當然,這並不是質疑其所銷售的非進口產品質量不好,只是對於這種“擦邊”“蹭熱度”式的商業模式是否合法合規,是否涉嫌誤導、欺詐消費者,職能部門要有權威認定,否則不僅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也擾亂了正常市場環境。
據業內人士透露,“國家館需要得到該國大使館的官方認證,商品館要得到該國商協會的認證”。那麼,遍地開花的“俄羅斯商品館”是否得到了俄羅斯相關協會的認證呢?如若沒有得到認證,而只是商家自行命名,那顯然就涉嫌違規與侵權。
消費者選擇進入“俄羅斯商品館”消費,就是衝着俄羅斯進口商品來的,那這些店鋪是否存在主觀故意誤導、誘導消費者的意圖,而其中的非進口產品是否又藉着“俄羅斯商品”的光環賣出了進口產品的價格,這恐怕都需要市場監管部門好好查一查。
“俄羅斯商品館”的商業模式走紅之後,在全國各地迅速被複制,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加盟。這一方面可能會造成侵權行爲的擴散,另一方面,一旦這種商業模式因爲侵權被緊急叫停,很多投資加盟商將血本無歸。
爲了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減少普通投資者的風險損失等,市場監管部門有必要對“俄羅斯商品館”類商業模式予以規範,其究竟是否合法合規,有無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的嫌疑,給出一個明確的說法,讓消費者的知情權得到保障,也確保相關商家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開展經營。
“俄羅斯商品館”火了,可無論是進店消費還是加盟投資,消費者和投資人都應擦亮眼睛、保持理性,避免跌進一些商家的文字陷阱裡。
夏熊飛
上游評論投稿郵箱:sypl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