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扭曲蔣經國路線
(陳怡誠攝)
蔣經國紀念園區開幕,蔡英文總統不但親自出席,並且肯認蔣經國的「反共保臺」立場,即便存在選舉的計算,也的確有着「化解社會分歧」的效果。既然要紀念蔣經國,就不能不釐清何謂「蔣經國路線」。
蔣經國是臺灣真正的「最大公約數」,不僅是他一手創建臺灣的「經濟奇蹟」,即便是與蔣經國對抗了半輩子的施明德,也承認民進黨組黨是蔣經國「默許」下的結果。「護國神山」臺積電是蔣經國扶植的,「民主改革」是蔣經國包容的,但蔣經國畢竟是國民黨的神主牌,過去民進黨面臨着兩難,要說蔣經國沒貢獻,小孩子也不信,但承認蔣經國貢獻很大,豈非送票給國民黨?
於是乎,民進黨創造一個說法,就是蔣經國對臺灣民主運動的包容,是迫於美國的壓力。在蔣經國日記中,的確有類似的例證,譬如1978年的「陳菊案」,蔣經國寫道:「爲陳菊案,美國對我加以壓力和恐嚇,其行爲之卑鄙下流令人痛恨」、「美國大使竟在其使館接見我國之罪犯,行爲之卑鄙可悲。美國私通國內反動分子並予支持行之多年…,不知我將忍至何時。」
可見蔣經國是既需要美國的支援來對抗中共,又氣憤黨外人士以美國爲後盾,衝撞體制。臺灣在1980年代的情勢,是非鎮壓不足以遏止民主運動,但鎮壓流血也很可能失去美國的支持;民進黨因此認定蔣經國對民主改革的開明,並非出於自願。
這個說法,是簡化了蔣經國的選項,歷史上也可能有另一個蔣經國。在黨外人士準備與國民黨正面碰撞時,北京當局對蔣經國遞出了橄欖枝,1983年鄧小平開出明確的統一條件:「大陸不派人駐臺,不僅軍隊不去,行政人員也不去。臺灣的黨、政、軍等系統,都由臺灣自己來管,中央政府還要給臺灣留出名額。」
中共不派人駐臺,臺灣自然就是國民黨獨大;消弭了大陸的壓力,蔣經國也無需再看美國臉色。試想若蔣經國接受鄧小平的統一條件,不僅國民黨在臺灣的統治不受挑戰,現在的臺灣特首也可能還是蔣家後人,不是蔣孝嚴,就是蔣友鬆。
所以沒有什麼「蔣經國被美國逼得包容民主化」這種事,臺灣能夠民主化,是因爲蔣經國把臺灣人民的福祉看得比國民黨的統治、蔣家後人的權位更重要。
民進黨現在要以蔣經國的「反共保臺」來爲自己背書;蔣經國的反共前期是「反攻大陸」,後期修正爲「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他清楚的認知到,對臺灣有利的戰場不在軍事、政治、經濟,而是制度的競爭、人心的競爭。
蔣經國時代,臺灣有底氣提出「一國良制」,不拒絕統一,但要求統一在一個「最好的制度」之下。當年即便是大陸人民,也在心裡羨慕、嚮往臺灣的制度,「制度競爭」打中北京的軟肋。
現在臺灣可說是完全民主化了,但臺灣的制度還能吸引大陸人民嗎?值得所有臺灣人省思。蔣經國扶植臺積電,民進黨扶植高端疫苗;蔣經國要求政商分離,民進黨政府的標案分給親朋好友;蔣經國苦心維繫臺海和平,民進黨則放任兩岸擦槍走火,然後要求軍人「戰至一兵一卒」…。
想要承繼蔣經國路線,先讓臺灣的民主重新受到兩岸人民認可吧!制度上的制高點,纔是臺灣真正的保障,也是蔣經國留給中華民國最珍貴的資產。
(作者爲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