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座與世代之爭

(圖/shutterstock、達志)

「博愛座」的設置,是全世界許多國家都實施的,原意是讓一些孕婦、病者、負傷者、老人和身心障礙人士能有一個「無障礙的交通空間」,以利於出行,本是非常良善的一種制度。但是,由於法律規定不夠周全,以及個人對「博愛」認知的差異,原本良善的制度,反而有時成爲混亂的根源。

臺灣大約從1980年代開始有「博愛座」,可能由於當時民心尚是淳厚,禮讓之風被譽爲美德,也或許因爲媒體鮮少報導,很少聽聞過類似糾紛的。臺灣「博愛座」的糾紛,應該是晚近10年間纔開始陸續出現的,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觀察的時間點。

基本上,「博愛座」的糾紛,無一不是起因於年老的人「強烈要求」年輕人「讓座」,而年輕人不願意,因此先從語言上起了衝突,緊接着可能就發生肢體碰撞,遂造成事件,而其中如果又有在旁的「正義老人」加入戰圈,糾紛就會更形嚴重。

值得觀察的是,一旦事件發生,多數的評論,竟有八成以上是站在年輕人立場發聲的,在這些評論中,老年人成爲衆矢之的,幾乎被貶損成「下流老人」,諸如「倚老賣老」、「老年人是亂源」、「老年人不應該出門」、「老年人不知自愛」的論調,多到令人駭異的程度。言下之意,老年人既然已經衰老了,就應該認命地「功成身退」,不應該還妄想在社會上維護自己的霸權,限縮、妨礙了年輕人的發展空間。相對地,站在老年人立場發聲的,卻只能以慨嘆世風日下、道德澆漓,社會已不再「敬老尊賢」的微弱呼聲,甚至掉轉過頭來,苦心奉勸老年人「沒事少出門」,以免爲社會添制麻煩。

這已經不是「讓座」的問題,而是上綱到「世代之爭」的問題了。臺灣的「世代之爭」,已經瀰漫於整個社會的各個角落了,「世代交替」成爲最時髦的顯學。從自然界「新陳代謝」的原理上看,新的一代取代了舊的一代,是不可能避免的。

但其中最令人憂慮的是「仇老」、「怨老」的觀念,已然深植密佈,老年人種種負面的評論蜂擁而出,這對曾經爲家庭、社會、國家付出了一輩子心血的老年人,真的是情何以堪!一葉可以知秋,我們從有關「讓座」事件的評論中,完全可以觀察到這樣的現象。

「博愛座」設置的目的,原意是促進社會的「禮讓」之風,未料反而激化了「世代之爭」,我是老年人,是主張廢除的,社會如此的「老人歧視」,又何苦湊上臉去挨人家的巴掌,自討沒趣呢?此世界非「公」世界,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爲兒孫作馬牛,千萬不要再「省儉」了,花開堪折直須折,花如謝了,就無須再去操心了。(作者爲退休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