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財劃法新北搶太少 劉和然開嗆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左)16日接受廣播節目專訪談到《財政收支劃分法》。(新北市政府提供/陳慰慈新北傳真)
被視爲2026新北市長熱門參選人之一的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16日接受廣播專訪談到《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提及「有的委員」爲了選舉抱怨「新北搶得太少」,他反問對方「你的家人在當院長有決策權的時候,你爲什麼不做決策?」劉雖未指名道姓,但遭疑影射的就是潛在對手民進黨立委蘇巧慧,記者至截稿前未獲蘇迴應。
《財劃法》修正通過,新北市預估分配增加新374億元。劉和然表示,新北市人口約是臺北市的1.67倍,但人均預算卻只有1萬3417元,還不到臺北市2萬7956元的一半。新北市長期以來在人均預算上都處於倒數,修法後即使拿到374億元,人均預算也才2萬2658元,仍然是六都中最低的。
劉和然表示,並不是地方故意要向中央爭搶經費,而是中央和地方在財政劃分上的價值觀和制度設計是否合理,尤其中央採取的分配方式,分爲「一般性補助款」跟「計劃性補助款」,這樣的做法,很容易讓地方縣市不免懷疑,中央的分配是否帶有偏頗,「哪幾個縣市跟你比較好你就分得多」,何不就乾脆制度化?減少紛爭。
劉和然表示,「有的委員」爲了選舉質疑修法分配的結果說「你還搶得太少」,他不客氣反問對方,「你的家人在當院長有決策權的時候,你爲什麼不做決策?」
劉和然表示,2025年第1次市政會議,市長侯友宜安排專案報告透過媒體告訴市民,新北市規畫374億元用於包含交通的基礎建設與社會福利等六大面項,「新北市是做好準備的。」
提到能源政策,劉和然無奈地說,能源政策由中央主導,地方政府難以獨自推動大規模能源轉型,新北市擁有4座電廠,但在全國電力分配上並未佔便宜,他認爲能源政策需要有階段性過渡,不能「一下子讓核電完全退場」。
劉和然指出,在再生能源尚未全面跟上的情況下,核電的穩定供應是不可或缺的,他認爲「核一、核二電廠的延役具有可行性」,他近期注意到賴清德總統對核能政策的態度趨向轉變,「如果這是他們政黨所謂民進黨的一個神主牌,要拿掉需要一些轉彎,我們也樂觀其成,因爲回到問題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