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稱作戰的虛與實

(圖/摘自美國海軍印太司令部官網)

CSIS近期轟動臺灣的兵推激發許多臺灣防衛上的思考,當中想當然再談臺灣必須發展不對稱的老調,走向一直爲美方所青睞的「豪豬戰略」。

關於臺灣不對稱作戰的發展,從李喜明的整體防衛構想到其卸任後國防部急轉彎,美方也看不出頭緒。細數臺美雙方圍繞不對稱與傳統武器的爭辯,前者的擁護者基於戰爭實務思考,前提是戰爭必然發生,不對稱才能創造最大作戰效益;後者批評前者的不人道,應該要用海空軍創造戰略縱深,而非把戰場帶來臺灣,也強調傳統武器在和平時期的地位與力量展現,要對抗灰色地帶衝突,不對稱武器並不是個適當的角色。

作戰概念能否經得起考驗,更有賴實戰經驗佐證。可惜歷史並沒有類似兩岸這般有高科技、高強度條件的不對稱作戰發生。單以個案看來,「以地制空」曾在1973年贖罪日戰爭初期奏效,近代卻似乎沒有明顯實力。無獨有偶,「以陸制海」亦在贖罪日的埃及一方發生,不過實戰中反艦飛彈沒有太傑出成效。事實上,反艦飛彈自1967年問世以來,參考100多枚實彈的實戰案例,其命中率僅37%,如艦船有采取反制措施,命中率就再低至27%。而再參考各方智庫估算,在第一擊及後續交火,陸基防空、反艦系統每次接戰戰損率大約50%。CSIS兵推中,國軍反艦能力在第一週就消耗殆盡。前述反艦飛彈實戰大多發生於上世紀70至90年代,當今與數十年前反艦能力相比,必然不可同日而語。可今日的艦船電戰反制、飛機反輻射能力,也全然沒有裹足不前。

或有論者舉俄烏一例來討論,言:俄海軍旗艦的莫斯科號巡洋艦被兩枚海王星飛彈擊沉,烏軍神出鬼沒的防空飛彈亦讓俄機不敢恣意妄爲。但這可能是過於去脈絡的說法。舉俄烏一例談以地制空時,要考慮俄軍對於遠距精確導引彈藥的缺乏,加上俄國作戰思維在精準打擊上本來就相對蹩腳,又沒有對大型防空飛彈系統完成摧毀跟壓制,導致它們往往要冒險低空投彈,墜毀率增加在所必然。兩岸有沒有類似的作戰條件必須考慮進去。

另外,屢次TU-22M3遠程轟炸機配KH-22飛彈在烏防空網外襲擊烏克蘭城市,烏防空系統只能被動攔截來襲飛彈,又總是有那麼一兩枚攔截失敗,一頭栽進住宅區釀悲劇,飛在防空網外的轟炸機本身還是要靠戰機主動攔截才能予以摧毀。誠如整體防衛構想的重要概念:載臺不能殺敵,彈藥才能。道理在敵人身上亦同:不打掉對方載臺,它永遠可以重新裝填彈藥、重複殺我們的人。今天中共遠程打擊能量不如俄軍瘸,臺灣人口密度又數倍之於烏,屆時的戰爭圖樣會何等悲慘,可想而知。

蘭德公司2016年曾推出名爲《臺灣的防空選項:對相對成本與作戰成效的評估》,指出21個「防空排」搭配並新增5至12個愛國者三與天弓三防空飛彈連的防空能力,將有效抵抗共軍的壓制與入侵。

同樣是提倡不對稱打法,蘭德提供了數字化的建軍方向,相對於空講要走不對稱,這類研究告訴我們要做什麼準備纔有格成爲一隻豪豬。蘭德的報告大力鼓吹F-35B在臺海防衛上的傑出表現,而CSIS兵推卻說面對共軍強大的空防,五代機也沒有太多發揮空間,這類研究總歸需要與時俱進。同時相似研究應該擴及海陸空,乃至於以不對稱爲主軸進行臺海兵推,實際呈現不對稱所能帶來傳統作戰不及的作戰效果,並研擬確切的建軍配置與發展方向,才更負責任也更具實施不對稱作戰的說服力。(作者爲軍事評論員、自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