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爲化石級大師,出手就是硬核!

前言

大叔與蘿莉,如果把大叔比作一杯酒,或許威士忌最爲合適,經過時間的陳化,濃郁的香氣中帶着一絲微苦,熨帖卻仍然殘留着不羈;而蘿莉則更像是一杯碳酸飲料,充滿着好奇的氣泡,清爽又不乏甜美。當兩者相遇,總會誕生出讓人難以想象的味道。一提到蘿莉配大叔,大家首先想到《這個殺手不太冷》,其實早在1974年,便有一個經典了。

由堪稱國際地位上最高的德國導演之一的維姆·文德斯執導。這位赫赫有名的大師級人物幾乎三大最高榮譽都到手了:戛納金棕櫚、威尼斯金獅,外加柏林榮譽金熊獎。許許多多的知識分子或是文藝青年,都以他爲崇拜的對象!

他的地位要怎麼形容呢?有個例子可以說明。話說當年大導演李安的《臥虎藏龍》風靡世界,就連維姆·文德斯都極爲欣賞,所以他親自寫信給李安表達讚許之意。

當李安收到維姆·文德斯的信時,不可置信的說:“是維姆·文德斯!”。這樣大家就可以知道他在影迷或電影工作者心中的地位了吧。

今天便拿 “公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被稱爲歐洲浪漫“公路電影”的代名詞,也是現代西方“虛無主義者”與公路電影結構的一次聯姻分享給大家——《愛麗絲城市漫遊記》!

《愛麗絲城市漫遊記》是一部公路片,講述的是德國攝影記者菲利浦與小姑娘愛麗絲的故事。呂迪格·福格勒扮演的德國記者菲利普被派到美國完成一項採訪,要寫一些關於美國風情的文字,但他並沒有完成任務。四個星期的美國之旅,他帶回來的只是一堆隨處可找到的像明信片一樣的風景照片。

西方世界裡的70年代,正是美國大衆文化深深影響着戰後歐洲的年代,是歐洲客重新認識紐約客的時期,他們熱烈擁抱美國式的自由與財富,卻深深迷失在美國式的大衆文化中。菲力浦同樣是迷失人羣中的一員,他倍感失落。千篇一律的汽車旅館、沒有人情味的電視節目......

當烏托邦式的“美國夢”早已被商業化的浪潮一口吞掉,當理想化的世界化爲泡影,菲力浦所面臨的是與世隔絕般的生活。迷失的生活裡,菲力浦彷彿失去了寫作能力,他只能不斷用立等可取的寶麗來相機拍攝生活。

他渴望從影像上抓住一絲真實感,以此來填補內心的迷茫和空虛。但結果是微乎其微,菲力浦不斷感嘆照片永遠趕不上現實,無法真正反映親眼所見。他陷入精神危機,陷入了沒有終點的自我旅行:渴望尋求存在的證據,但失去了自我認同感,和世界失去了聯繫。

直到一天,在機場大廳的旋轉門裡,菲力浦邂逅了小愛麗絲,無意中成了愛麗絲的臨時監護人,他們一起踏上了一段未知的旅程。因爲未知,恰恰遇見“真實”。從紐約到阿姆斯特丹,從荷蘭到德國,遭遇“真實感”危機的菲力浦尚未意識到這次旅程蘊含真意。

《愛麗斯城市漫遊記》其實並沒有它名字表現的那麼輕鬆爛漫,也不是一個文藝悶男和一個微熟小蘿莉間的旅行奇遇,它只是兩個人坐着火車、飛機、輪船、懸掛列車在城市中漫無目的遊蕩,彼此心懷一個玄幻的目的地,在冰冷的建築間和漫長的公路上漸漸釋放各自的寂寞、迷惘和憂傷……

文德斯從來都不是一個能讓人愉悅的導演,雖然這部電影有着美妙的名字,但城市畢竟不是仙境,這個愛麗斯也不會魔法。但這是文德斯式公路片的起點,亦是他自己最愛的一部作品,自我的迷失與茫然、人與城市間的疏離關係、對美國文化的複雜感情等母題此後便縈迴不去。

《愛麗絲城市漫遊記》中,“公路”不只具有空間概念,是最大程度延申了城市的困境,人只有在孤寂的旅途上,才能完成一次真正的精神流放,小鎮、酒館、旅館儼然成爲了城市的另一半荒原,影片中,每個困境都是一次凝視真實的機遇,是一次成長的可能,是通向自由之路。

《愛麗絲城市漫遊記》1974

導演: 維姆·文德斯編劇: 維姆·文德斯 / Veith von Fürstenberg主演: 呂迪格·福格勒 / 耶拉·羅特蘭德爾

豆瓣8.7IMDb7.9

▼處處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