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論斤賣”!風電自律公約“滿月” 產業鏈企業看到曙光

財聯社11月17日訊(記者 肖良華)簽署行業自律公約1個月後,風電行業有哪些積極變化?據記者採訪瞭解到的信息,當前,行業“反內卷”已經成爲共識,各方動作不斷,已有央企逐漸調整招投標策略,通過設置更全面、合理的評價指標,綜合評估整機商的研發、製造、質量保證等能力。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近期,風電行業多箇中標均爲非最低價中標,可以看到行業破內卷效果初顯,行業協會在進一步制定細則,夯實破內捲成果。

有風電整機企業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從產業發展來看,近年來行業因低價競爭而質量事故頻發,最終損害的是開發商的利益、 全行業的發展。風電產品作爲大國重器,不能再“論斤賣”,風電行業需着眼長遠,考量全生命週期產生的經濟效益,而非短期成本。

“反內卷”破冰

近年來,中國在風電行業已經從跟隨者變成領跑者,與此同時,風電產業鏈內卷不斷加劇, “大國重器”卻賣出白菜價,甚至按斤賣,行業整體虧損嚴重。

據秦海巖測算,以6.25MW機型(不含塔架)爲例,其直接材料成本約爲1200元/千瓦;加上直接人工成本、物流成本等約200元/千瓦,在不考慮研發、營銷、環境與社會責任等成本的情況下,機組成本已接近1400元/千瓦。

2020年,中國風機價格在3000元/千瓦以上,但今年上半年,根據行業統計數據,陸上風電機組(不含塔架)的加權平均中標價已降到1400元/千瓦。個別項目的風電機組招投標價格甚至到了900元/千瓦。

售價一路走低的整機企業,將壓力逐年向零部件環節傳導,鑄件、主軸甚至技術含量最高的軸承等環節,毛利均大幅下滑甚至虧損。

“就目前來說,鍛造主軸價格雖然下降,但仍有一定的毛利空間,鑄件本身毛利較低,又在降本壓力下降價,行業幾乎都不賺錢,對行業本身的發展是非常不健康的。”金雷股份(300443.SZ)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

爲將風電行業拉回正確的發展軌道,10月16日,在2024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上, 12家風電整機商簽訂《中國風電行業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自律公約》,提出不搞低價惡性競爭、不惡意詆譭同行。

金風科技總裁曹志剛認爲,在風電經濟性好、快速增長的大背景下,風電作爲裝備產業,“高質量”“高性能”可能是目前行業保持螺旋上升的正確路徑。“行業的關注點應回到全生命週期度電成本最優這一本質,從而穩固裝備產業的基礎。”

行業自律公約“效果初顯”

如今,行業自律公約已經簽署一個月,效果如何?

“我們感覺還是有不錯的效果的,最近幾個招標都不是最低價中標,多家開發商開始修改招標條款,整機企業方面,投標價格也不再玩命往低打了。”秦海巖表示。

財聯社記者查閱招標信息發現,近期,確有多個風電招標項目非最低價中標。比如,布爾津100萬千瓦風電項目風力發電機組(含塔筒、錨栓等)及附屬服務項目,第一中標候選人爲東方電氣,投標報價爲23.7571億元,第二中標人金風科技的投標報價爲23.5028億元。

其實,就在自律公約簽署前的第三季度,風機招標價格出現了企穩趨勢。其中,三一重能(688349.SH)2024年第三季度綜合毛利率爲14.85%,較去年同期提高3.23個百分點,環比提高0.62個百分點。

內卷的放緩也讓零部件企業看到了曙光。

“我們跟整機廠商的價格談判一般會按照年度舉行,今年新的鑄件產品供應協議,肯定是要提價的,鍛件產品要根據產品情況確定。”金雷股份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

成果仍需多方夯實

對風電行業來說,破內卷不易,成果仍需呵護和進一步夯實。

“自律公約畢竟不具備強制性,後續效果仍需要產業鏈各環節進一步細化並執行落實。”多位風電整機企業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剛性舉措方面,秦海巖透露,近期,中國風能專委會正就如何處罰等方面規定細則。“最近,我們還計劃召集開發商開會,爭取大家共同出臺新的招標的標準化條款。”

秦海巖此前建議,在設備招採階段,開發企業可由以價格主導的決策轉變爲以全生命週期價值爲主導的決策。通過設置更全面、合理的評價指標,綜合評估整機商的研發、製造、質量保證等能力;提高技術評分權重,細化技術指標評分;將項目後評估和項目運行數據作爲技術和質量差異的評價標準。

在新能源行業招標中具有重要話語權的央國企,已經開始付諸行動,開始修改招標規則。

據《環球零碳》報道,在最近的一次8.4GW的風力發電機組集採中,一家大型央企對招標規則進行了修改,在評分標準中,不再以最低價爲評標基準價,而是以有效投標人評標價格的算術平均數再下浮5%作爲評標基準價。

這其實意味着,最終基準價的確立,會去掉價格太高或價格太低的報價。據測算,如果按照這家央企的最新規則,跟此前規則相比,風機整體價格要高出96元/千瓦,這對利潤微薄的整機制造商來說是利好。

遠景能源高級副總裁、風機產品線總裁婁益民指出,風電行業當下的內卷是一種“囚徒困境”,拼的不是誰能贏,而是誰不輸。風電是新質生產力、先進生產力,風機是長壽命需求、高價值投資的設備,行業要堅持長期主義,關注25年、30年全生命週期的收益狀況。

曾經站在巨人肩膀上快速成長的中國風電現已蹚入“無人區”,接下來向前的每一步都是全新的探索,這意味着風機將從“製造”進入“創造”階段。“越來越大的新機組開發需要海量成本投入,包括全工況、多層級測試驗證在內的大量投入都應在終端產品價格中有所體現,而不是把製造成本作爲價格導向,導致創造、創新的價值無法得到市場認可。”婁益民說。

(財聯社記者 肖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