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同胞 談什麼兩岸情

(圖/海巡署提供)

臺灣選舉過後,賴清德還沒上任,兩岸關係已經從「應該很難再壞」來到「原來還能繼續壞」,從諾魯與臺灣斷交、臺灣禁赴陸旅遊團,再到最近大陸漁民不幸喪生、大陸宣佈在廈門與金門海域之間常態巡察。

2月20日,金門地檢署證實,臺灣海巡隊驅離漁船過程並無錄像。一開始自陳按理執法,而後才爆出沒有依規定錄像,互換立場,若今日是臺灣漁船出事,臺灣輿論同樣會非常憤怒,家屬都會難以接受。

不論錄像與否,表達慰問與關懷、積極溝通、盡力幫助家屬善後,是人之常情,而非第一時間強調「就事論事,我沒錯」。進一步說,兩岸關係特殊且敏感,如今民進黨口中的一些「法理」,實乃過去馬英九時期與大陸有互信所致。

兩岸在經貿往來與執法上,有不少看似「法理」實則「人情」之處,甚至某些時候「情」會多於「法理」。不然,若單純以「法理」深究兩岸經貿,在特定產業大陸讓利的情況下,誰更佔理?恐怕兩岸有得吵。

兩岸關係演變至今,中美之爭是其一,民進黨在過去數年一直片面曲解「大陸善意」,恐怕是比中美衝突更重要的因素。

何謂「大陸善意」?在大陸的臺灣人可能都體會過:與大陸人交朋友、談事情,訴諸兩岸人民應有的情誼(比如談及祖籍),往往能立刻與對方拉近關係。

大陸在面對臺灣問題時有兩個核心:一個是同胞之情,一個是民族主義。前者不難理解,許多剛接觸大陸人的臺灣人往往會被一口一個「臺灣同胞」嚇到(當然,現在大陸年輕人比較少這樣了)。大陸涉臺部門屢屢談及的「落實臺胞同等待遇」「兩岸同胞血濃於水」「追求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也是基於此。

自然,在兩岸民衆認知不同下,臺灣比較難感同身受,可能會當「統戰的官話」,但這些話語與政策的內核,確實包含大陸對臺灣樸素的同胞情。

至於民族主義,比如大陸強烈反對的「倚美謀獨」,很多時候容易被簡化爲「小粉紅」與「戰狼」。但若理性分析,大陸社會所表現出來的民族主義究竟爲何?其實往往就是「爲國家自豪」、「中國原是大國,衰弱後被列強欺負,如今再站起來」之類。

這裡面不只有政治,還有「從古至今,中國如何如何」之歷史傳承概念,與文化自豪,近年在大陸年輕人之間流行的「國潮風」就是其中一個體現。因此,大陸相關單位在兩岸交流時,總是強調文化聯結。

所以,當「臺灣與西方抱團」,或是「去中國化」等新聞被報導,格外會引起大陸的不滿。同胞之情與民族主義,當臺灣否定前者,後者就會展現得更強硬。

綜合以上,在兩岸商談中,不論是政府還是民間層面,總是「論情在先」,這給了兩岸各項合作一定的人情商談空間。

而當「同胞之情」這個內核被粉碎,臺灣處境,只會更危險。

兩岸的教育、環境、政治體制都不同,但兩岸仍有許多生活與文化共鳴,這些都是可以促進兩岸溝通的方式——不論是民間還是政治層面。

軟性的生活文化在「大政治」面前容易被忽視、甚至被認爲無用,但大陸的流行文化,確實影響了臺灣不同世代對大陸的認知,這點近年兩岸學者都有研究。一起跳過某首抖音神曲、一起喜歡過某大陸明星,這些在未來都能成爲兩岸青年交流時的共同回憶,情感的聯結可以這樣建立。

這次漁船事件,大陸民間不滿,很大程度是因爲「同胞之情」這個內核再次被揉碎。在賴清德執政後,料想這樣的情況難被改善。(作者爲資深兩岸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