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獎金!北市體育局多管齊下 打造選手友善城市

臺北市長蔣萬安(前右)與奧運羽球金牌國手王齊麟(前左)。(本報資料照片)

2024巴黎奧運畫下完美句點,臺灣英雄爲我國勇奪2金5銅、奧運史上次佳成績,但選手的訓練資源不足等問題長期令人詬病;臺北市體育局表示,除積極改善運動環境、訓練器材外,也將持續推動「臺北市競技運動訓練暨科學中心計劃」,退役選手也會積極輔導轉銜至其他領域,以其他方式持續回饋臺北市體育環境。

體育局表示,爲持續培育優秀競技選手,特設置臺北市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以上基層競技運動選手訓練站(基站),透過實地訪視輔導、出國移地訓練、聘請外籍教練、添購器材設備、改善運動環境等,持續提升選手競賽競爭力,其中去年度設置包含奧運新增項目霹靂舞、滑板在內等40種運動種類、326站基層訓練站,培訓超過8000名選手。

體育局指出,此外以選材、育才、成材理念推動「臺北市競技運動訓練暨科學中心計劃」,以最有效率方式輔助運動選手各式訓練及補足需求項目,另也成立「運動傷害防護團隊支援基層競技運動選手訓練站」,提供選手運動醫療、復健、貼扎服務、運動防護知能傳授及訓練後舒緩協助工作等,並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合作,提供選手健保給付之門診與急診、運動醫學自費 門診、其它醫療檢查、醫療處置、住院或手術費用補助等措施。

另外獎金部分,體育局表示,去年度提出 「臺北市績優運動選手訓練補助金髮給辦法 」修正辦法,加碼各級別發給額度約38%,例如此次參賽巴黎奧運的北市選手,凡取得前8名佳績者,個人項目類別每人每月可獲得3.5萬選手訓練補助金、團體項目類別每人每月可獲得2萬800元選手訓練補助金;另也於今年修正通過「臺北市績優運動選手與教練及學校或體育團體獎勵金髮給辦法」,使奧運得牌選手除可獲的中央頒發國光獎章獎金外,另可獲得北市其10%額度加碼獎金。

體育局強調,除建立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及協會4級培育制度, 然而考量選手生涯顛峰過後、或是因傷及其他考量,必然面臨退役轉銜難關,因此在培育之外,也針對學生選手辦理相關知能課程講座,使生涯發展規劃觀念向下紮根,並積極輔導退役或轉換跑道選手轉銜至其他領域或以其他方式持續回饋臺北市體育環境,促成良好競技運動發展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