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劃法國民黨草案北市府態度保留 強調各縣市理性討論
臺北市財政局長鬍曉嵐今(8)日赴議會受議員質詢,針對首都加給她語帶保留,認爲國民黨版法案過度着重「人口分配權重67%」,在分配權重中應加入更多指標,例如加重「營利事業營業額」,應更理性討論。(黃敬文攝)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6日將《財劃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送出委員會,其中國民黨的法案版本中針對臺北市將增加3%首都加給,引起外界熱議;臺北市財政局長鬍曉嵐今(8)日赴議會受議員質詢,針對首都加給她語帶保留,認爲國民黨版法案過度着重「人口分配權重67%」,在分配權重中應加入更多指標,例如「營利事業營業額」,應更理性討論。
國民黨臺北市議員楊植鬥認爲,針對《財劃法》修法,臺北市長蔣萬安對此始終不表態,因此點名胡曉嵐上臺接受質詢,詢問她是否支持國民黨版本的《財劃法》草案。
胡曉嵐解釋,現行《財劃法》的權重指標爲「人口」、「土地」、「營利事業營業額」以及「財政能力」,其中財政能力是負向指標,就是財政能力越好分數就越低,雖然其它縣市認爲臺北市在統籌分配大餅的分配最高,但北市府認爲中央對地方的財源挹注不能只看「統籌分配稅款」,也要搭配補助款一起來看,以去年爲例,臺北市的統籌分配稅款雖然是約600億,但補助款只有約200億元,加起來僅約800億元,在6都裡面排名第4,2025年度預算案中更下滑到第5名。
她說,日前立法院送出的22個草案版本中,國民黨版《財劃法》法案有增加首都加給3%,再搭配「人口」權重67%,財政局認爲這樣會讓各地方縣市的分配「沒那麼合理」,以臺北市而言,增加「營利事業營業額」的分配權重纔可以呈現財政努力的指標。
胡曉嵐認爲,大家可以更理性的討論這件事情,《財劃法》本身就是非常複雜的法令,牽涉到不只是臺北市跟中央、地方跟中央的垂直分配,更牽涉到22個縣市的水平分配,牽一髮動全身,所以只要任何指標有發生變化,那怕只有1%的改變,就會影響各縣市的收入很多。
她強調,北市府尊重立法院審議情形,同時也希望大家一起來合理、公平的討論出每個縣市都適用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