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三張表的戰略功能——戰役、戰爭、子彈:寧高寧的心得

更多併購及IPO等內容,請關注本頭條,搜索關鍵詞,閱讀專業解讀資料。喜歡的也可以點贊,若有不理解的關鍵點和疑難問題,可以隨時評論留言,版主當天回覆,也可以V13439040828諮詢上市、併購、融資等會計和稅務處理,以及提供併購FA、融資FA業務。

寧高寧先生的《五步組合論》,將他執掌四家世界500強公司的經驗,通過對30餘年管理實踐的記錄、回顧和整理,形成寧氏併購整合治理公司的管理心得:選經理人、組建團隊、發展戰略、形成市場競爭力、價值創造與評價、再到選經理人……,這個循環,刻畫了他的“職業掌門人”的生涯。

粗看這五步組合論,與柳傳志的聯想管理“三板斧”很相似,“三板斧”是柳傳志於1998 年首先提出的,分別是“建班子、定戰略、帶隊伍”,柳傳志說:“建班子的內容,保證了聯想有一個強大的、高度統一的領導核心。定戰略就是如何用指導思想確立長期、中期、短期的戰略目標,並制定匹配的戰術步驟,一步步貫徹落實。帶隊伍是如何通過規章制度、企業文化和激勵措施來帶好團隊,才能最有效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保證公司戰略的實施。”

但對比之後,會發現,寧總的“五步組合論”更體現了一個投資併購整合的經營邏輯,讀書的過程,你似乎看到一個山東大漢,精挑細選各種食材,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在資產吞吐之間,更加優雅和從容。

與《柳問》一書對比看,聯想三板斧,雖然說是聯想企業治理的關鍵步驟,但更根本的是聯想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一個君子,必須要有寬廣、堅忍的品質。)精神,柳總作爲領軍企業家,儒家精神和儒家品格氣質鮮明。在五步組合論的《自序》裡面,寧總回顧自己的管理生涯,特別提到兩個特點:團隊學習能力與反思總結規律,這兩點是寧總執掌企業時,帶領團隊在實踐重不斷尋求探索規律和方法,並形成共識來指導企業的發展,最終沉澱出“五步組合論”中,管理的方法論和管理工具,他既關注宏觀的併購重組多元化管理,也對全產業鏈管理、重組轉型和具體的工作落地保持好奇心和欣賞態度。

在《三生萬物》之中,寧總將多年的經驗,思考總結到財務的三張表上,他形象地說:“如果說資產負債表是個戰場佈局,損益表就是戰爭。……如果說第一張表是戰場佈局,第二張表就是戰爭,那麼第三張表(現金流量表)就是子彈。”

他研究的起點問題:管理好一家企業都需要什麼樣的能力?有人說要有戰略前瞻的眼光,有人說要組建和帶領好團隊,有人說要不斷創新技術,也有人說要抓好運營管理、降低成本、有競爭力,這些都對,但從財務會計的角度看,所有這些都可以在三張表裡表達出來,都可以匯聚到三張表裡去,也都可以從三張表裡散發出來。

財務會計是企業的數字表現,是反映企業的數字鏡像。你在一組數字中可以看到企業的全部,甚至可以更全面、更清楚。這就是數字的力量。所以企業管理中應該充分地尊重數字,敬畏數字,應用數字管理。

“三張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三張表的確是智慧的天才的發明,而且它們每天還在不斷修正、完善、進步。三張表用數字把一家企業從一個點上靜態的(資產負債表)、一個區間動態的(損益表)、一個經營質量和風險的(現金流量表)全貌,表達得一清二楚了。

如果將點上靜態的資產負債表,加上戰略意圖的佈局行動,與戰略意圖實現後的理想的資產負債表銜接起來看,寧總講的戰場佈局,實際是戰役的概念。

戰役和戰場不一樣,資產負債表的騰挪,體現真正的戰略意圖,而一般的戰略,中期戰略爲3-5年,企業家就是用時間來換取資產負債表的空間結構。

寧總在戰役佈局的時候,強調了兩個重要思想:

第一,平衡

資產負債表如果照字面意思翻譯過來應該叫平衡表(balance sheet)。“資產負債”說的是內容,“平衡”說的是關係,這有很大不同。

第二、結構

資產負債結構、股權結構、負債組成、現金比例、應收及庫存比例、流動及固定資產結構等。這些結構都在變化,你的工作,幾乎每天都在擴大這張表,並不斷優化這些結構。

結構決定效率,結構變動兼顧平衡:

資產不是越多越好,要看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

負債不是越少越好,負債少,槓桿作用不夠,股東資金不能發揮充分效用;

現金不是越多越好,現金太多,資產收益會降低;

應收賬款不能多,否則佔用資金,降低週轉率,也帶來壞賬風險,但也不能太少,否則可能影響銷售規模;

庫存當然不能大,但是如果沒有適當的庫存,可能不給客戶及時供貨,客戶不滿意;

大家都喜歡股東資金,但太多股東資金,淨資產收益率會下降;

折舊攤銷雖然降低了利潤,但也降低了稅收,提升了現金流。

基於這個邏輯,他對中國中化控股”結構失衡、槓桿太大“的現實問題,開出的藥方,就是把資產負債表充分啓動起來,發揮出來,增加資本金,增加盈利,在經營中去調整和改善它。

他這樣叩問”這張新的資產負債表裡的資產到底蘊含着多大的潛力?戰略轉型後的資產能創造多大價值?這張資產負債表中的問題要通過什麼方法來解決?“,引出他的戰爭這個表——損益表

損益表也就是動態的經營來實現的。這裡最最關鍵的因素是導入了人的能動性、創造力。在資產負債基礎上導入了動態的人和團隊的管理能力:

損益表裡有市場,有競爭,有客戶,有產品,有品牌,有成本,有質量,有物流,有周轉,有折舊,有攤銷,有毛利,有淨利。每一項都是通過經營管理者的努力去完成的。

這個要細分問題的方法在企業管理中都適用。營業額是主業的營業額嗎?主業的營業額是戰略性產品的營業額嗎?營業額的毛利率好嗎?營業額代表着市場份額的上升嗎?營業額代表着市場範圍在擴大嗎?營業額代表着技術產品升級嗎?營業額代表着多少促銷、多少應收賬款?這些問題都要專業的回答。要不營業額的快速增長可能就是不健康的,也可能戰略是不對的。

對於中國中化,他提醒:如何在第二張表上按照主業產品、戰略性好產品、好毛利產品、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的產品,最好還有技術創新的升級的產品、有品牌和客戶忠誠度的產品等等要求實現資產基礎的潛力,則是巨大挑戰,也是企業整合轉型的關鍵,這需要管理團隊的巨大努力,也需要時間。

通過製造應收賬款來創造營業額和利潤,是不健康的毒瘤,中國各行業都深受其害,從基建工程到快消品。這種做法不僅搞到大量資金佔壓,阻礙現金流,提高了債務,因爲第二張表搞得不好可以“傳染”到第一張表,第一張表上的問題和第三張表(現金流量表)的問題加起來纔會產生今天常說的所謂“爆雷”;而更關鍵的是,應收賬款的問題誤導、扭曲了市場需求,它在一個不太成熟的市場裡,在商業信譽難以準確評估的客戶羣裡,通過放賬方式來銷售,使企業在債務累積的過程中虛假生存。

他總結,當我們看一家企業的時候,它在經營中的所謂銷售回款方式(payment terms)極其重要。因爲這不僅是銷售額,也是戰略,也是市場競爭力,也是產品力,也是風險。

對現金流斷了,或者說“爆雷”了。其實就是支付出了問題,不管是支付給客戶還是支付給銀行。

現金流問題,關鍵還是要找到引起現金流困難的原因,是局部的、暫時的、偶然的,還是系統性的。

他談到他看企業時,對現金流表關注的重點:

經營性現金流是多少?在成本中折舊攤銷是多少(因爲它不影響現金流)?自由現金流是多少?對於一項正在培育中的新業務,它如果有虧損,是不是虧現金?還是cash flow positive(現金流爲正)?還是EBITDA positive(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爲正)?這是我們判斷這項業務發展階段的重要依據。

這樣,寧總將《五步組合論》中管理的系統性、整體性、邏輯性,整合體現在財務管理中的三張表中,對企業管理的數字化,以及企業經營管理的數字化鏡像後,更好地關聯起來。

重溫寧總《五步組合論》的經典

五步組合論

1. 對於一個嶄新的股權和管理權分離的企業,最核心的第一步應該是選經理人。擴展到中糧集團,用科學的方法選經理人最重要要有公開與可行的標準,所選的經理人一定是能夠帶領公司進步的人。

2. 經理人上任後,面臨的第一項任務就是組建團隊,這是很嚴峻的考驗。國際上大企業的 CEO 都有足夠的權力,通過個人的意志把企業凝聚起來。

3. 組建隊伍很考驗經理人的能力。比如是民主還是集權?組織架構怎麼設置?怎麼對職員進行評價和激勵?內部監管怎麼進行的?其中包括了文化機制,職業生涯的設計、培訓、溝通。

4. 經理人要抓重點,抓大事,有帶動公司轉型的全局觀。能不能每年做好最重要的十件事,做好能影響組織架構、影響團隊、影響財務報表、影響戰略方向的事情。

5. 真正的企業領導人是資源的組織者,能目標堅定地把集團內部外部所有資源組織起來。

6. 對好經理人有太多的要求,但最核心的、必須具備的就是:責任感、使命感、激情、學習、團隊、誠信。

7. 戰略是以團隊爲基礎,應該在團隊的默契和統一目標之下討論戰略。使命、目標一致才能討論戰略怎麼執行。但世界並不那麼完美,不會讓你一步步做下來,所以我們是做完戰略後再組建團隊。

8.戰略做完以後,就是執行力和管理的問題,包括產品技術、成本、價格、市場、品牌、人才、財務、資金等。如果前幾步因素不具備,後面根本不成立。

9. 選經理人,組建團隊,制定戰略,形成市場競爭力,最終做得好不好,要有一個評價。評價的過程就是價值創造。

10. 在這個循環過程中,每項因素都需要經理人一個一個地處理由此可見,我們面臨的是一個很複雜的矩陣,同時也擔負着很重要的責任。希望整個戰略制定以後,我們團隊的能力能夠一起提高。

11. 價值評價是企業運營的結果,又是起點。任何公司獲得的來自外部的評價,大多關於其企業性質、規模、品牌、產品組合、資本市場表現、投資價值、財務風險,還有其股東和員工。

來源陸學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