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落實和完善提振消費的財稅政策,進一步落實好一攬子化債方案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周瀟梟 北京報道9月14日,財政部對外發布《國務院關於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下文簡稱“《報告》”)。這是由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受國務院委託9月10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作的報告。
《報告》指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爲財政收入奠定了基礎,但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持續下降、去年政策翹尾減收等因素都對財政收入恢復形成制約。1-7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5663億元,同比下降2.6%;扣除去年前5個月中小微企業緩稅入庫擡高基數、去年年中出臺的減稅政策翹尾減收等特殊因素影響後,可比增長1.2%左右。
《報告》指出,下一步,將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加強逆週期調節,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強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態勢,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提高財政政策效能。支持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在財政補助、稅費優惠、政府採購等方面對各類經營主體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和物流成本,持續激發企業活力。圍繞居民消費升級方向,落實和完善提振消費的財稅政策,深入實施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支持培育壯大文旅、養老、健康等服務消費新增長點。加強項目與資金的統籌,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央預算內投資等各類資金,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着力提高投資綜合效益。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建立健全與中國式現代化相適應的財政制度。加強財政資源統籌,提高預算管理完整性。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打破支出固化僵化格局。拓展地方稅源,研究把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併爲地方附加稅,推進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並穩步下劃地方,適當擴大地方稅收管理權限和下沉部分非稅收入管理權限。優化稅制結構,完善個人所得稅、增值稅、資源稅、環境保護稅等制度。適當加強中央事權、提高中央財政支出比例,減少委託地方代行的中央財政事權。完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建立促進高質量發展轉移支付激勵約束機制。
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統籌好風險化解和穩定發展,進一步落實好一攬子化債方案,省負總責、市縣盡全力化債,逐步降低債務風險水平。加強融資需求端和供給端管控,阻斷新增隱性債務路徑。建立全口徑地方債務監測機制,加強跨部門數據信息共享應用,堅決遏制化債不實和新增隱性債務。分類推動融資平臺改革轉型。完善專項債券管理制度,強化項目資產管理、收入歸集,確保按時償還、不出風險。
當前我國經濟在穩定恢復,但是依然存在內需不足的問題,尤其是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消費恢復進程偏慢等。7月底,中央明確要統籌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通過加大真金白銀的投入,來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目前,這部分擴內需政策仍在持續發力,8月地方專項債在加快發行,以期通過加快落實已出臺的宏觀政策,來推動經濟平穩回升。
從7、8月經濟數據來看,經濟運行雖整體平穩,但是消費者和企業微觀層面信心依然存在不足。比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6、7、8月連續三個月同比增速低3%,分別爲2%、2.7%、2.1%。另外,從上半年餐飲收入數據來看,諸如北京、上海等發達城市的餐飲企業利潤大幅縮減,餐飲企業爲爭取客源加大了折扣力度,代價就是企業利潤的進一步收縮。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指出,要以提振消費爲重點擴大國內需求,經濟政策的着力點要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強中低收入羣體的消費能力和意願,把服務消費作爲消費擴容升級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養老、育幼、家政等消費。要進一步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擴大有效投資。
市場對於後續增量宏觀政策充滿期待,希望擴內需的政策能進一步加力。中證鵬元研發部資深研究員吳進輝表示,當前經濟面臨一定下行壓力,在堅定不移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訴求下,宏觀政策要持續用力、要更給力,以改革謀劃發展,進一步加大逆週期調節,9月或開啓增量政策的窗口期,積極擴內需和促消費。財政政策方面,隨着未來新增專項債和特別國債相繼發行完畢,不排除增發國債和提高赤字的可能。貨幣政策方面維持寬鬆和支持性,降息降準的可能性均在提升。另外,可以推進新一輪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如果轉按揭落地,有利於進一步減輕居民負擔,提升消費活力。
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是緩釋經濟壓力的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居民部門的財務負擔,對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起到一定緩解作用。財政政策從投資基礎設施適度轉向對民生領域的支持。通過補貼教育和醫療等公共服務,政府可以減輕居民的負擔,有助於提高居民的有效需求,促進經濟的穩定發展。同時,政府在直接投資的同時也不能落下扶持民營企業,以促進生產力的提升來實現長期的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