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了幾十年

今年消費普遍都不行,大家提不起勁頭花錢。

消費股就一直萎着。

但有倆消費股很反常,很火爆。股價坐了火箭一樣。

一個是名創優品,一個是拼多多。

今年拼多多剛公佈了三季報,收入大漲 93%多,利潤漲了47%。

這可太生猛了。

這股價一拉漲,拼多多的市值都馬上要超阿里巴巴了。

看來倒不是大家不願花錢,只是不想大手大腳花錢了。 大夥也不追求什麼高端大 氣上檔次了,錢包捂緊,能少花就少花。

今年消費就是 主打平價、實惠、好用。

我看拼多多業績,不免聯想到日本泡沫破滅後,出現的一隻反常大牛股:

優衣庫

我前段時間刷完了美國理財論壇,最近又開始看日本的理財故事了。

順帶聊聊。

咱們看不清前路的時候,總喜歡看看鄰居日本。

兩者並不一樣。 但 日本走過一條挺慘烈的路,很多公司破產,中產階段跌落。

慘得很鮮明。

日本有個很有名的“失去的三十年”——說的是從1990年到現在。

日本人最驕傲的時候,泡沫一下子破裂了。

股市+房價都大跌。

破產、失業,大學生一畢業就趕上就業冰河期,找不到好工作...

只能大量做合同工,靈活就業。

前幾天看了一個紀錄片,裡面提到一個細節。

泡沫破滅前,央行是有私下指導銀行的,讓它們儘可能多放貸。

讓普通人儘量多貸錢。

“即使沒有需求,也要完成配額”

放貸猛到什麼程度呢?就是你買了房,去銀行辦房貸,需要100萬,銀行能給你批200萬下來。

雙倍給你。

所以泡沫破滅前,樓市、股市都大漲的。

紀錄片裡說——“從1985年到1989年,日本股票上漲了240%;土地價格上漲了245%”

然後,危機突然來了。銀行抽貸,大廈崩塌。

日本人用了二三十年,來償還自己背下的債務。

下邊這個圖是日經225指數——

那個38915.87點的大尖尖,就是1990年初。一直 跌到了2 011年底,纔開始 趨勢 性反彈。

20年漫漫熊市呀,多難受。

當然也出了優衣庫這種牛股,這是另外一朵奇葩了。

但,有個打破刻板印象的 地方——

嚴格來說,日本股市已經2011年就開始回血...

最近這十來年它持續在漲。

眼看着,就要摸到1990年泡沫破滅前的歷史大頂了。

人家已經有十來年的牛市了。

2011年是安倍上臺了,搞“安倍經濟學”。他的策略起到了一定作用。央行下場買股票、搞貨幣財政化...各種大放水。

把股市擡上來了。

但,哪怕牛了十幾年,也沒有消化完當初的大跌。

可見當年慘烈程度。

這麼慘烈的時候,有哪些股票堅挺不倒呢?

舉幾個例子。

1)賣平價產品的公司

有個很典型的: 迅銷, Fast Retailing

就是優衣庫的母公司。

它是1997年上市的,一路上漲,到今天爲止是漲了50倍。

最近又創了新高了。

優衣庫和拼多多的邏輯挺像,在經濟下行期賣平價服裝,走消費降級路。

2)全球化成功的公司

優衣庫就是以國際業務爲主——日本只貢獻了利潤的三分之一。

圖源:Fast Retailing最新財報

公司就不只依仗本國的經濟了。

還有比如豐田: 大部分銷售、營收也是來自海外。

圖源:豐田官網最新財報

海外能貢獻大量的營收,就不太靠自己國家這一畝三分地了。

對了,豐田穿越泡沫活下來後,形成了一條經營哲學:

從不借債。

到了一定階段後,“海外化”算是一條出路吧。

肉眼可見,很多中國公司,中國人,也在走這條路子了。

有一個日股指數基金,叫DXJ, 我們買不到哈,它在美股交易。

這個指數基金過去十年平均年化收益是10.45%。

挺亮眼的。

它主要看兩點來選公司:

一個是要有海外業務,最好是日本國內收入佔比在80%以下;

一個是要有分紅股息。

沒有推薦的意思哈,就是這個選股標準挺有趣。

另外, 日本股市這“失去三十年”,有很多行業慢慢跌落。

有券商研究過:

1990年的時候,日本 市值最大的30個公司,有一半是金融行業的。

一大堆銀行股。

金融+地產,特別繁榮。

那到了今天,前30名裡銀行股只有3家了,還有一家保險。

其它基本以消費+科技+ 製造業打天下了。

這三十年來股價向上的公司,很多都跟科技相關。

比如日本市值的第五名 基恩 士 ( Keyence),是做自動化設備的,傳感器這些。

屬於半導體概念股吧。

股價自1990年以來漲了53倍。

所以你說人家產業空心化吧,倒也沒有。

發展得還挺平均的,高精尖行業全球排得上號。 有一些國際化做得 很不錯的公司。

所以,這會不會給我們一些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