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做作業爲什麼會成爲孩子最討厭的事?
來源: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本文共2900字,閱讀約需6分鐘
請關注並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編者按:本文基於曾奇峰老師往期直播內容整理,爲方便用戶閱讀,保留了曾老師回覆的大部分內容,文字整理爲Stella。
對人對事都缺少耐心,有什麼動力學解釋?
曾奇峰:所有的事後面都是人,就像所有的小說後面都有作者一樣,所以這個問題可以簡化一下,改成“對人缺乏耐心,有什麼動力學解釋?”
我們還是把那5個輪子刷一遍,加了一個。
比如對兒子缺乏耐心,指導他做題,教 3 遍我能保持耐心,教 20 遍就沒耐心了,就吼“你怎麼這麼笨?是不是老子的種啊?”這些在很多家庭裡都發生過。
第一個解釋,跟他講這個題目怎麼做,我能夠耐受的時間長短是 3 次,超過了一定的次數之後,我需要通過“煩”把他推開,以保持我們的關係仍然能夠正常化。
第二個解釋,我覺得我教孩子,孩子總是不會,對我是雙重攻擊:第一是攻擊我的“種”不好,在遺傳上攻擊我,他用他笨的方式來說,我實際上也是笨的。這我怎麼受得了?第二是在現實層面的攻擊,我越教,你越不會,就證明我教得不好。
母女之間也會,只要是人都會,這個是可以用在所有的關係裡面的。比如女上司和女下級之間也是這樣,我們一般說的都是關係的模型,所以它可以套向任何關係,這是精神分析比較自戀的地方。
第三個解釋,關係。在我過長的時間跟我兒子待在一起的時候,邊界就模糊了,就會激活融合焦慮,我需要通過發脾氣把他推開,爲什麼我的融合焦慮動不動會被激活呢?是因爲我人格本身就不獨立,也就是我作爲父親,沒有一個清晰的人格邊界。
這裡又要重複一下曾氏名言“萬病源於未分化”,我對一個人動不動就煩,源於我跟他沒有分化,或者是我跟我父母沒有分化,轉移到跟這個人的關係中間去了。
第四個,自戀。我教了你這麼多遍你竟然不會,這件事打擊了我的自戀。
第五個,我當年曾經被不耐煩地對待,現在我轉移性地、移情性地、不耐煩地對待你。
做作業爲什麼會成爲孩子最討厭的事?
曾奇峰:這已經是一個社會現象級別的一個大問題了。
從早期的狀態來看,孩子在最開始的時候,是分不清玩和做作業的區別的。
如果你陪一個三歲的小孩去做一件在他能力範圍內的事,而不告訴他這是在做作業、做任務,他會非常高興地做。他並不知道這是在玩遊戲,還是在做作業。
慢慢的,爲什麼大一點的孩子能夠分清做作業和玩遊戲之間的區別了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從父母或者周圍人那裡知道:學校佈置的作業可能更加嚴肅,父母會賦予學校佈置的作業以某種特殊的意義;而發自他內心要做的事情,他可以從中獲得樂趣。
但是有一些父母可能在逼迫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包含施虐。換句話說,就是我對孩子有些不滿,我想通過要他做作業這樣,表面上說得過去的方式來欺負他一下。
做作業成了意識或潛意識層面,父母懲罰、虐待孩子的工具。
可以肯定的是,孩子對此非常敏感。他會覺得,爲什麼我玩遊戲的時候,和我做作業的時候,爸爸媽媽的狀態不一樣。孩子會自然地知道,我做作業就是在吃虧,因爲爸爸媽媽“欺負”我,他們快樂了。而我,相當於被奴役和被懲罰,所以不快樂。
孩子不太能用更高級的防禦和措施來應對這件事,他們只有一個最低級的防禦,就是在行爲層面的拖延。我此時此刻不做,就此時此刻沒有受到虐待,至於下一小時會不會受到更強烈的虐待,他們的心智已經沒辦法跨越這個時空。
還有一個解釋是,通過做作業,來跟孩子保持情感的距離。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之間,作業如果是一個巨大的存在的話,那是他們利用了作業來跟孩子保持情感隔離。
有一次我在餐館吃飯,聽到鄰桌的一位爸爸和他10歲左右的兒子的對話。孩子總想跟爸爸聊一點別的話題,比如火箭啊、同學啊。每一次孩子提完問,爸爸在敷衍地回答了他的問題之後,都會說“你還是應該把學習搞好”“你還是應該在學習上刻苦一點”。
這個孩子非常想跟爸爸親近,能夠聊一些讓兩人融合的話題,但是爸爸堅決拒絕,永遠用“學習”兩個字擋在跟兒子的關係中間。
有人可能會問,父親爲什麼要這樣做?
可能這是祖傳秘方。這位爸爸可能從來就沒有和自己的爸爸親熱過,這就像是與學習有關的情感隔離的代際傳承。
還有一個可能是,他害怕跟孩子在心理上融合。我們倆如果談得太熱火朝天了,就會互相把對方吞噬。一個虛弱的人格,是不願意進入過度融合的關係的,所以他永遠需要扯學習。
我想這個孩子可能感受嚴重的挫敗和不舒服,但他只是一個10歲的男孩,他沒有辦法把這種不舒服語言化。這些沒有辦法用語言言說的東西,以後就會變成用症狀言說。
關於“孩子爲什麼討厭做作業”這個問題,還要許多的解釋。
比如,父母體會到的也是一學習就痛苦不堪,所以他一定會讓孩子也體會到。用這種方式,把孩子變得跟自己一樣的人。
還有一個解釋是,父母親有過於嚴厲的超我,所以他們總覺得學習要刻苦,學習一定是苦事情。他們過於嚴厲的超我甚至會覺得,如果你在學習的時候竟然獲得了快感,都是墮落和下流的。所以學習時一定要緊皺眉頭,臉上不可以有笑容,做完也不能有絲毫快樂,要告訴自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這一套下來,學習就變成一種非常糟糕的體驗了。
在沒有分化的關係中,任何快樂都是犯罪。哪怕你學習學得快樂,也是犯罪。
潛意識被看見就一定會症狀消失嗎?有沒有消失不了的情況?
曾奇峰:這是個好問題,答案是不一定。
潛意識被看見之後,我們改變的只是大腦,但是行爲是受另外一個系統支配的,可能受低級神經中樞,還有有記憶的肌肉本身等的影響。
舉一個例子,抽菸。我可以給出20個解釋,而且我還仔細體會抽菸後面的動力學原因是什麼,比如口欲期、建立關係、肛欲期的問題等等,但還是沒有改變我抽菸的行爲,我有時候一邊抽一邊笑話自己說,精神分析真的不是萬能的,有些東西就是解決不了。
但是抽菸這個毛病絕對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比如如果國家規定一個法律,抽一支菸就坐牢一年,我估計我抽一支菸之後就去坐牢,牢裡是沒有煙的,這個問題可能就被解決了,這就是行爲主義治療比精神分析治療要更加厲害的原因,因爲它可以直接導致行爲上的改變。
我又想到一個例子,我有一個男學員,他是個很厲害的人,有很多的追隨者。
有一次我跟他談到抽菸方面的事情,他說“曾老師,抽不抽菸並不重要,你沒必要戒,只要帶着覺知抽菸,你就會發現事情會變得非常非常不一樣。”(我們以前說過,我們在跟孩子打交道的時候,需要發展一個觀察的自我,這就是要建立覺知的意思。)
我體會了一下,的確非常不一樣。但是行爲層面的東西真的很頑固,抽這支菸的時候,我按照這個人的說法,帶着覺知抽,抽一兩口就全無興趣了,但是過了2個小時之後再抽的時候就又沒有覺知了,就會有一點像本能一樣的行爲。
有人說“真正愛自己就不會抽菸了”,我按照這句話的架勢來提問,會這樣問:有沒有可能一個人,他的確是愛自己,但是他還是抽菸?
我覺得可能還是有的。
當然精神分析還有一個不是太講道理的說法:如果你覺得你的潛意識被自己看見了,與潛意識有關的事情肯定會被解決;如果沒有解決,就表示你是假的看見。
編輯 | Nemo
並轉發給更多人看哦~
因爲微信公衆號改革了推送機制
如果不常點開則會晚收到我們的推送
我們想產出更有價值的文章
請關注並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不再失聯
點擊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