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山農業試驗所官舍 列歷史建築

文化景觀蟾蜍山內的農業試驗所宿舍,見證臺灣農業現代化發展歷史,經北市文化會登錄爲歷史建築。(北市文化局提供)

公館「蟾蜍山」是臺北僅存的山城眷村,儘管有文化景觀身分,但文資保護力不足,近年建物毀損嚴重。經在地居民提報,北市文資會審議昨(25日)通過將2棟農業試驗所官舍登錄歷史建築,而原先被認定不具價值的蠶業改良場,因居民提出文史脈絡佐證,委員均認爲可補充資料後再審議,後續也有望獲歷建身分。

蟾蜍山2014年登錄爲文化景觀,不過現行文資法針對文化景觀內的建物,無法強制要求所有權人修繕,就算「放到爛」也無罰則,引發居民擔憂。

好蟾蜍工作室發起人林鼎傑說,臺科大2年前修繕部分建物,但依法不必做調查研究,也不用送審文化局,修繕過程粗糙,導致百年建材毀損,居民有感於區內建物正迅速毀壞,因此提報年代較悠久的建築,希望透過不同文資身分搭配,讓保存機制更完整。

文資委員去年現勘,認爲羅斯福路四段74、76號和92、94號宿舍工法保存良好,爲農業試驗所僅存的宿舍,見證臺灣農業現代化發展歷史,建議登錄歷史建築;其餘建築則因外觀、格局多已改建,不具文資價值。

不過,林鼎傑昨在文資會指出,62、64號建物爲日據時期蠶業改良場,爲全臺碩果僅存的2棟,儘管被改建過,但有完整的文獻和圖資,修復沒問題。另外70號爲洋菇之父胡開仁宿舍,他對農業貢獻很大,見證了臺灣以農養工的時代,應將這些歷史記憶完整保存下來。

在場文資委員多認爲,之前現勘只看到建築外觀破敗,但沒有足夠資料,針對背後的文史價值做更深入考量,如今看來這些建物在農業發展史上確有重要意義,未來若搭配文史資料,有機會重建成原有樣貌,不宜現在就認定沒價值,應從長計議。

最終文資會代理主席、文化局長鍾永豐總結,先登錄2處農試所宿舍爲歷史建築,至於其他建物,待提報人提出更完整資料,日後再審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