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論 小心成真
(圖/新華社)
繼「中國經濟見頂論」甚囂塵上後,「中國產能過剩論」近來又鬧得沸沸揚揚。美歐政要紛紛指責中國出口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光電產品接受政府補貼,產能過剩,對歐美市場傾銷,損害了當地業者的權益。以上3樣產品在2023年首次突破兆元人民幣出口大關,同比增長29.9%,被譽爲中國出口「新三樣」。「產能過剩論」要切中國經濟的蛋糕,中方自然不會答應。然而,口水戰改變不了貿易保護主義的現實,中國企業和政府應積極應變,防止「產能過剩論」弄假成真。
針對美歐新一輪經濟認知戰,《人民日報》的評論開門見山批評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不過是陳詞濫調,指責中國「產能過剩」對其他國家構成威脅完全是一個僞命題,是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具體體現,實質是逆全球化思潮作祟。
文章認爲,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倘若將產能問題與國際貿易掛鉤,認爲出口商品多了就是產能過剩了,完全站不住腳。如果這個邏輯成立,那麼美國晶片特別是高端晶片有80%用於出口,肉類和農產品也大量出口,也完全可以適用所謂「產能過剩論」。
中國發改委的文章進一步用數據說話。從外銷佔比看,當前中國新能源產品主要滿足國內需求,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僅佔總產量的12.5%。從需求關係來看,據國際能源署(IEA)測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達4500萬輛,是2023年全球銷量的3倍多,是2023年中國產量的近5倍。就補貼的實踐來看,世界各國都通過各種方式鼓勵和支持相關產業發展。有些國家更是通過立法對新能源產業提供大量補貼,如美國《基礎設施和就業法案》安排75億美元資金支持汽車充電設施建設,《通膨削減法案》規定對最終在北美組裝的電動汽車提供每輛最多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
智庫學者劉錦濤更是毫不客氣地指出,美歐炒作「產能過剩論」的背後是自身的新能源產業缺乏競爭力。而中國的新能源產業通過多年的技術升級迭代和生產創新激發了新質生產力,全球消費者對中國產品的認可與選擇是「用腳投票」,無論西方媒體如何炒作「新能源產能過剩論」,也無法改變中國太陽能光電、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等產品保持競爭優勢的事實。
當然,打輿論戰是一回事,解決問題是另一回事。《經濟觀察報》一針見血地指出,真正讓研究者感到擔憂的,並非中國新興產業本身是否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而是當部分國家以「中國產能過剩論」爲由,以違反國際規則和市場規律的方式,採取貿易限制措施時,那些已經爲國際市場準備了產能的新興產業,是否真正面臨產能過剩的風險?
對此,研究者們的共識是不論這場辯論結果如何,新興產業中的企業都應提前做好準備,通過多元化佈局海外市場,靈活調整產品策略,來應對一個可能出現的「陣痛期」。當然,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國內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從根本上提振消費需求,從而在根本上緩解產能過剩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