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互聯網六年,騰訊正在超越騰訊

2024年的廣州迎來了一個最漫長的夏天,追平並超越了1994年創下的歷史紀錄。

三十年前,中國開通64K國際專線,與國際互聯網接軌,從此中國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爲真正擁有全功能Internet的國家。

在這激盪與蛻變的30年中,無論是季節,還是互聯網都發生一些趨勢性的變化。

11月中旬的廣州,空氣中仍然瀰漫着來自天氣和人流的熱烈氣息。汽車從業者與愛好者們大量涌入,廣州國際車展,中國汽車經銷商高峰論壇都在這裡舉辦。

車展前一日,易車宣佈升級爲騰易科技,並舉辦了騰訊廣告的大交通行業授權經營儀式,這或將成爲騰訊形成汽車產業互聯網的標誌性事件。

時間拉回到2018年9月,騰訊進行了一場令業界矚目的架構調整——“930”變革,併成爲產業互聯網的首倡者。

經過6年的長跑,產業互聯網做的怎麼樣了?通過對騰訊汽車產業互聯網版圖的掃描,希望能爲大家提供一個理解騰訊、理解產業互聯網的關鍵切口。

首先讀懂騰訊如何ToB

就發展路徑來講,騰訊做ToB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

從2018年前後,“流量見頂”就變成諸多企業家、投資人、媒體掛在嘴邊上的常用語,也成爲了整個互聯網行業的灰犀牛。

粗放式增長模式逐漸失靈,企業開始從線性成長轉向指數增長,競爭模式突破內部資源的限制,轉向企業外,從發展自身能力資源,轉向撬動價值平臺相關企業的能力資源。

2018年,騰訊開啓“930”變革,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羣(CSIG),將騰訊雲、互聯網+、智慧零售、教育、醫療、安全和LBS等騰訊體系內與ToB相關的業務領域進行整合。

一石激起千層浪,騰訊的變革號角,使產業互聯網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席捲了整個行業。

馬化騰提出,要紮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再加上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這三大戰略共同構成了騰訊發展的底座。

那麼我們怎樣更加通俗的理解“擁抱產業互聯網”?

克萊·舍基在《人人時代》中提到,互聯網並非在舊的生態系統中引入新的競爭者,而是創造一個新的生態系統。

騰訊就是在打造很多個新的行業生態系統。

《產業互聯網的中國路徑》中給了兩種思路,一種是德國和美國提出的B2B2C的道路,即以生產爲核心,從生產過程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向外擴展到整個產業體系;另一種是C2B2B的道路,即從C端出發,從連接消費者到連接爲消費者提供服務的廠商,從連接消費場景下的人到連接工作場景下的人,從而把數字連接擴展到爲消費者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各個環節。

騰訊試圖走通的是第二種。

早期中國的互聯網是做實體經濟的生意,以流量和便利的優勢爲突破口,而產業互聯網的重心則是幫實體經濟做生意,而不是跟實體經濟玩零和遊戲,是利用自身的流量優勢、數字化能力,與實體經濟同行。

這顯然是一次長跑。

相比之下,在新的產業協同生態中,企業關係從主導控制轉向平等參與,產業關係從垂直分工轉向橫向協同,資源利用從封閉耗散轉向共享增值,盈利模式從競爭攫取轉向共創共贏。

最核心的行爲,就是把所有的東西都連結在一起,在多個層面上接入到龐大的產業生態中。推動市場競爭從企業間競爭,上升爲“商業生態系統”提供的整體價值的競爭,實現創新要素最大限度的整合。

這毫無疑問來到了騰訊的舒適區,在過去的十餘年中,戰略投資是與其他核心業務發展並駕齊驅的重要存在,這樣手握完整版圖的優勢,讓騰訊在各個垂直賽道里縱橫捭闔。

方向是對的,

接下來是打開局面

那麼接下來可以設想一下,騰訊想構建的,是一幅怎樣的圖景?

從汽車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圖譜,我們似乎可以找到騰訊是如何完成行業生態共建的答案。

相較於消費互聯網,產業互聯網的鏈路更長,生態構建會更加複雜。具體到汽車行業,我們將汽車銷售鏈路中涉及的環節與主體進行拆解,大致歸納爲用戶觸達、留資、試駕、交易、售後;涉及主體包括主機廠、經銷商、汽車垂媒、後市場服務、用戶。

從騰訊的汽車版圖來看,幾乎遍佈整個產業鏈路甚至大出行領域。涵蓋了鏈路中大量的尖兵企業:整車製造的蔚來汽車、小鵬,智能出行領域的蘑菇智行、四維圖新,汽車互聯網頭部的騰易科技、淘車,再到出行領域的滴滴、T3,還有汽車後市場的領頭羊易鑫、途虎養車等。

在走C2B2B的路徑的主打戰略下,騰訊充分將線下的產品、資源與線上的用戶、運營打通,連接。通過汽車垂媒、企業微信等平臺,在這個場景內完成整個的觸達、連接、交易鏈路。

在騰訊這個社交霸主的超級流量池裡面,用戶多,粘性強,但汽車愛好者、汽車潛客卻相對分散,想要將用戶集中起來,需要將沉澱的流量進行經營和轉化。

同時,主機廠與經銷商也面臨同樣的困擾。在傳統以4S店爲核心搭建的銷售鏈路中,產品的營銷內容怎樣能吸引到顧客,即使有了好內容怎樣觸達消費者,在更大的流量池中,觸點過多,很難精準找到潛客等等問題都亟待解決。

所以,在這樣一個組織完善的汽車生態當中,通過在垂直賽道精耕細作了20餘年的汽車垂媒去完成這個集中與轉化,則是一個更加可行,也更加務實的選擇。

所以早在2020年,騰訊就對汽車互聯網的頭部企業易車完成了私有化,關鍵環節的打通,相當於“盤活”和拉動整個行業生態。

與國際上的其他流量巨獸Facebook、Google相比,騰訊能夠成爲汽車交易一環的天然優勢在於,一方面微信及WeChat的合併月活躍賬戶數接近14億,大量用戶的使用時長在4小時以上,他們在這個生態裡面完成吃喝玩樂、理財、購物;另一方面易車又貫穿打通了從產品內容建設、圈層社交、精準觸達潛客,再到交易的全鏈路。

在這樣的協同和彼此帶動下,新臺階是意料之中的事。

緊密咬合後的倍增放大

機會已經落到了更加專業的,具有增量的深度服務中。

經歷了騰訊的全力加碼,穩坐汽車互聯網頭把交椅的易車今年再次迎來了自己的尖峰時刻,升級爲“騰易科技”。同日,“騰訊廣告”與“騰易科技”進行了大交通行業經營的簽約。至此,騰訊的汽車產業互聯網打造,愈顯“從容態”和“穩定態”。

馬化騰曾對“擁抱產業互聯網”有一番低調務實的表達:做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助手”。這個“助手”,是通過騰訊的技術能力與連接能力,幫助各行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騰易科技能夠在短短几年內迅速打通騰訊生態,成爲串聯起汽車板塊佈局的奇兵,也正是因爲發揮了關鍵的“連接”效用,與騰訊協力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從“分兵”到“合擊”,這場捲入生態的規模史無前例。

在這個過程中,汽車、經銷商、汽車互聯網、產業鏈都成爲了共同體。這些變化讓人想起騰訊的一次團建,高管們一起徒步戈壁,一天走完痛苦不堪,26公里之後,有兩位不肯走了,但馬化騰和劉熾平非走完不可,還戲劇性地任命其中以風格率性著稱的高管爲紀律委員,最後所有人一起走到了終點。

某種程度上,產業互聯網的變革就像一次漫長的徒步,當輕舟已過萬重山,在鏈路裡的每個環節都持有了共同信念,一切也就高速地運轉起來。

在這樣的生態內和足夠深的紮根下,騰易內容成爲騰訊原生汽車內容,在觸達更多用戶的同時,完成了高效拓客。生態當中的每一個夥伴都得到了成長與蛻變。目前,騰易科技已經逐漸從垂直平臺走向全網,騰易科技CEO張序安認爲,這是具有價值的創新商業實踐,也將爲推動汽車行業發展謀求新的增長點。

相當深厚的行業壁壘建立與用戶積累,讓這一願景更加具體,讓無論是“穩”,還是“進”都更加具有確定性。

騰訊廣告行業銷售運營副總經理施賽飛曾分享她對生態和價值的理解,她認爲,真正的價值是用戶關係的經營,是內容換人設,人設換信任,信任是微信生態場域天然的優勢,也是駕馭微信生態流量藍海的可取之道。

隨着汽車產業互聯網的漸次展開和向縱深發展,價值鏈由生產者和消費者共同完成,實現了消費者和企業跨越線上線下、跨越時間、跨越場景的連接。

結語

許多趨勢急速退潮,而產業互聯網走上了歷史舞臺,逐漸找到了實踐通路,迴歸到生態本來應該有的樣子。

通過騰易生態融合發展的脈絡,我們看到了產業互聯網的底層邏輯和路徑。在乘勢增長與重塑融新後,真正意義上的產業互聯網來臨,騰訊又一次超越了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