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環保署有條件通過麥寮海水淡化廠環評,王文淵:我們不是神
環保署2日通過臺塑(1301)企業旗下麥寮海水淡化廠環評,但要求該廠每年二至五月枯水期必須日產10萬噸淡水,並在環評通過後三年內完工運轉;對此,臺塑企業總裁王文淵表示相當無奈,他強調希望環評是合理、正向、做得到的,畢竟「我們是人,不是神」。
王文淵指出,從六輕擴產的環評,到近期備用水源的海水淡化廠環評的結果,臺塑企業大降污染還無法過關,讓企業很難繼續在臺灣投資,臺塑企業原本想在臺灣改善設備和製程,例如新的製程能耗和排水等都會減少,但結果做了7、8年都無法通過環評,連降低現在的污染量都不行,臺塑感到很無奈。
臺化(1326)副董事長洪福源也表示,臺塑企業在環評會議堅決反對每年2月到5月枯水期每天100%運轉,每天要生產10萬公噸水,哪有工廠保證4個月每天100%運轉。
洪福源也針對枯水期的定義,提出強烈的反對,他指出,海淡廠的原料海水變化性極大,只要刮個颱風或下大雨,水質變濁就有問題,他認爲「環評委員應該瞭解工廠運作」。
洪福源指出,環評會議中要求環評通過後3年內海淡廠要完工,這種要求讓臺塑企業感受到政府似乎不希望臺塑做海淡廠,但這是備用水源,沒有流入海前拿來用很好,流到大海再來淡化,每公噸的水要花40kw(瓩)的電力,對環境是一種負荷,相當不合邏輯,也將在環評大會中再陳述,尋求翻案,否則這個環評此例一開,沒有人敢到臺灣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