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施振榮:典範轉移加速電動車業創新 衛星廠將不分大小

1992年提出「微笑曲線」的施振榮15日特別以微笑曲線來分析電動車產業未來的發展。他指出,臺灣曾經啓動了個人電腦與半導體產業的典範轉移,而始作俑者就是宏碁與臺積電,產業趨勢也從「垂直整合」走向「垂直分工」,讓臺灣有機會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關鍵的分工角色。

他進一步指出,在垂直分工之下,客戶與供應商都是多元發展,不斷競爭,降低成本,相對也更有效率。如今隨着電動車產業發展日益成熟,可以預見未來電動車產業發展也會跟個人電腦及半導體產業一樣,從垂直整合走向垂直分工,展開產業的典範轉移。

施振榮說,三十年前美國的專業雜誌就曾報導,如果汽車走入電子及PC產業的發展型態,創新及功能提升的速度將會加快,成本也會大幅降低,將可以造福更多消費者。

他分析說,尤其傳統汽車引擎進入的障礙較高,但到了電動車時代,由於進入門檻降低,新舊廠商的競爭激烈,未來傳統汽車產業的經營模式,將受到來自科技產業及新創業者的新挑戰。

施振榮表示,鴻海在電動車領域發展走的是NB模式,整合性較高,針對一般消費大衆的主流巿場,經濟規模較大,自己造車;至於庫得則是走PC的主機板模式,分工性高,切入物流車的利基巿場,沒有自己的車廠,是委託別人造車。

他並指出,過去傳統車廠的運作模式,品牌車廠就是中心廠,零組件供應商都是衛星廠;但到電動車時代新思維,大家都可以扮演中心的角色,是以任務導向來決定誰是中心,而不是以規模大小來決定。誰負責該任務,誰就是該任務的中心,大的公司也可能是小公司的衛星廠。

施振榮認爲,雖然目前垂直整合的模式仍是車廠的主流,但一旦產業啓動典範轉移,將帶動許多新的機會,當然相對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建立起電動車產業的新生態。

施振榮表示,一般在產業發展初期,基於運作的有效性,多是先以垂直整合的模式開始做起,由系統廠商(如IC、PC、汽車業者)配合巿場需求,把上中下游整合起來。當技術成熟以後,就會開始啓動產業的典範轉移,由垂直整合走向垂直分工的生態。由於在典範轉移的初期因爲競爭激烈,加上產業技術日趨成熟,帶動了產業之間的淘汰與整並,並對原本領先的供應商帶來威脅。而原本居領先地位的供應商爲了保護既有的優勢,加上不適應垂直分工的新生態,往往喪失在典範轉移過程中的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