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升溫、流感續燒 羅一鈞提醒2防疫神器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3日表示,面對後疫情時代、免疫負債來襲,今年腸病毒升溫、流感續燒,即使防疫降階,呼籲戴口罩、勤洗手的觀念不可忘。 圖/中央社
臺灣歷經3年多COVID-19防疫,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面對後疫情時代、免疫負債來襲,今年腸病毒升溫、流感續燒,即使防疫降階,呼籲戴口罩、勤洗手的觀念不可忘。
5月1日起,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降階,羅一鈞今天在記者會致詞時表示,過去好長一段時間,很多傳染病未真正流行,面對後疫情時代,需特別關注免疫負債,今年腸病毒疫情已蠢蠢欲動,甚至是冬季未現高峰的流感,更反常地在5月持續流行,呼籲戴口罩、勤洗手的好習慣很重要。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1萬66人次,較前一週上升26.0%,已接近流行閾值1.1萬人次,高於2017年以來同期,疾管署預測下週起正式進入流行期,今年恐爲多型別流行,非單一病毒株主流,增加重複感染風險。
臺灣感染症醫學會今天在記者會公佈,今年3月針對全臺18至75歲民衆進行病毒認知大調查,發現疫情爆發以來,青壯族羣對家人染疫後的重症或死亡有較多的擔心,18至29歲的年輕族羣則較其他族羣更擔心因疫情而影響人生整體規劃。
但調查結果發現,民衆認知仍有落差,不到1成民衆可分辨出病毒與細菌類疾病,5成民衆瞭解病毒疾病特色。臺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說,臨牀觀察,民衆容易對疾病認識不足感到焦慮恐慌,若能建立對病毒正確認知,較能減緩恐懼情緒,甚至降低獵巫事件的發生。
另外,調查中發現,7成3民衆認爲比起疫苗,提升個人免疫力纔是王道,甚至覺得只要沒症狀、不影響生活就不需就醫。王復德表示,病毒性疾病可透過施打疫苗使身體產生抗體,但不代表可完全靠自體免疫力對抗,輕忽疾病影響將可能導致病情加重,甚至錯過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