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莫名脹氣恐大腸癌 冒「3徵兆」醫示警速檢查

大腸癌長年位居國人10大癌症,年奪6千多條人命,且有年輕化趨勢。(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大腸癌長年位居國人10大癌症,年奪6千多條人命,且有年輕化趨勢。對此,外科醫師陳榮堅表示,若出現3大徵兆務必儘快檢查不要拖,包括持續出現血便、經常莫名脹氣,以及排便習慣或糞便形狀發生改變。其中他提到,若糞便特徵爲形狀很細長時,就要懷疑是否可能是腸道生長腫瘤所致。

醫師陳榮堅在粉專《健康多1點》的影片中表示,大腸癌要於早期發現其實不太容易,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出現異常症狀後纔去求診。他說,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血便,若偶爾發生可不用太擔心,但頻率爲每2、3天1次,且時間長達1個月以上時,就務必要就醫檢查。

除此,陳榮堅說,一旦察覺無緣無故經常有脹氣感覺時,也該進一步檢查;還有排便習慣發生改變,例如原本每天固定排便1~2次,突然變成2、3天才上1次,且合併有腹脹情形,就要擔心是否有什麼東西堵住腸子。

另外,糞便形狀也值得多留意,陳榮堅提到,若腸子生長腫瘤,當軟軟的糞便經過時,它會被長東西的腸道給塑型,形狀變得比較細。因此,只要發現糞便一直呈現很細的型態時,得儘快就醫檢查。

陳榮堅說,其它像是體重減輕、或是容易疲勞等,都屬於非特異的症狀,可作爲罹病與否的輔助參考。但前述所提症狀,若發生一定要提高警覺。

進一步談及大腸癌篩檢,陳榮堅強調,最完整的檢查還是得靠大腸鏡。然而,很多人都會對照大腸鏡感到害怕,而不願去做,多會選擇看糞便潛血反應。實際上,潛血反應也算是靈敏,只要腸道黏膜有受傷,造成足夠量血球滲出來,就會有潛血反應。但有時雖然罹患癌症,黏膜並沒有在滲血,就會測不出來,因此大腸鏡檢查仍爲最佳選擇。

假使日常都沒有出現異常症狀,陳榮堅表示,原則上若每2、3年都會固定接受健檢,50歲族羣可考慮做第一次的大腸鏡檢查;但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建議40歲後就該把大腸鏡的項目納入健檢之中。

陳榮堅指出,現今照大腸鏡可選擇舒眠麻醉,檢查過程可能不到10分鐘;假如發現裡面有息肉,醫師都會順手切除與化驗,時間就會稍微拉長至15~20分鐘。他強調,大腸癌越早期發現,治療的方法就越簡單,等到後期症狀很嚴重時,要付出的治療代價往往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