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貨櫃海運 Q3旺到Q4

長榮21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張衍義(前排中)指出,今年第四季底前海運市況正向。圖/長榮提供

長榮股東會摘要

長榮21日舉行股東會,總經理謝惠全以「需求未歇,穩步前行」來定調今年下半年產業市況,他強調,第四季雖然爲傳統淡季,但世事難料,若塞港持續,疫情復發嚴重導致碼頭作業流程緩慢,第四季也未必比第三季差。

■今明兩年運能成長冠三雄

長榮今、明兩年運能成長幅度約15~20%,運能成長高居貨櫃三雄之冠。長榮今年有33艘新船交付,已交付16艘,年底前還有17艘待交付。整體而言至2025年長榮待交付的新船尚有59艘,可增加70萬餘TEU(20呎標準櫃)的運能。

■每股配發2.5元現金股利

長榮去年合併營收爲2,070.78億元,年增8.65%,稅後盈餘243.65億,年增21,554%,EPS爲5.06元。隨運價一路走高,今年首季EPS達7.04元,已賺贏去年全年水準,21日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2.5元的現金股利。

謝惠全以「上半年否極泰來,獲利倍增」、「下半年需求未歇,穩步前行」來形容今年的貨櫃海運市況。針對市場最關注下半年海運的運價展望,謝惠全表示,第三季爲傳統的貨櫃海運產業旺季,確實比第二季好,光看7月是相當不錯,雖然傳統上第四季比第三季差,但世事難料,若塞港持續,疫情反覆發生,碼頭作業流程自然緩慢,第四季也未必比第三季差。

■塞港,使運價必然拉高

謝惠全分析,運價取決於供需市況,當前全球艙位是過剩,但因塞港導致供給減少,以太平洋西岸一週配置六艘船爲例,因爲塞港,到美國LA要等14天,公司得多派一艘船去跑,艙位短缺14%,歐洲線正常是要配置11艘船,塞港則額外再投入一艘船,艙位短缺8%,今年全球新增艙位成長也不過3~5%,因此價格拉高是必然的。

展望今年及明年的貨櫃產業,長榮董事長張衍義以國際上的專業報告Alphaliner、國際貨幣基金(IMF)分析,貨櫃航運市場未來展望頗樂觀,但仍應密切觀察市場走向及變化,適時調整策略因應。其中Alphaliner預估2021及2022年貨櫃航運市場運能增長率分別爲4.2%與3.2%,貨量增長率5.8%與4.0%,這兩年的供需仍有缺口。

■歐洲線營收佔比水漲船高

張衍義指出,過往美國線佔比營收比重達四成,但當今歐洲線竄起躍爲全球航線中獲利及運價最高的,使得長榮歐洲線佔營收比重拉高至三成五,與美國線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