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再提速”

紅網時刻新聞通訊員 袁樹勳 田宇良 江淼 報道

在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賽道上,長沙很醒目。

論汽車產業基礎和信息技術積澱,長沙沒有北上廣深那般深厚。但它成功佔住“測試認證”這個關鍵位,跑出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長沙速度”。

6月初,《長沙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實施管理細則(試行)V4.0》頒佈。長沙的這項產業,再次提速。

歷史性的趕超機會

據國際汽車製造商協會數據,2021全球汽車銷量達8268萬輛。

這個數據背後,是可觀的稅收、海量的就業崗位,以及對數百個相關產業的帶動能力。但凡有些實力的工業國,都不會輕易捨棄這塊巨大蛋糕。

全球汽車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在燃油車領域,歐美日韓等國依託核心技術、品牌優勢、經驗積澱,構築了一道道競爭壁壘。中國汽車產業起步較晚,想在這個領域後來居上,談何容易。

幸運的是,新能源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有望徹底顛覆燃油車市場。在這條新賽道上,歐美日韓的核心技術和品牌優勢並不是那麼明顯,中國這類後發國家,迎來了歷史性的趕超機會。

自動駕駛誕生之初,走的是“單車智能”路線。通俗說,是依靠一臺汽車搭載的人工智能設備來解決行駛中的一切問題。

但反過來想一想:如果在路邊的高杆上裝配與汽車協同的感知設備,是不是能讓智能汽車看得更遠更清楚?如果把所有智能汽車的車載電腦,都並聯進一個信息網絡,是不是能更好地謀劃道路交通?這個邏輯,催生了自動駕駛的第二個發展方向——智能網聯。

智能網聯汽車的可靠性安全性,相比“單車智能”更勝一籌。它需要大量智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也和中國的新基建優勢高度吻合。

以上,是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關鍵背景。

長沙街頭,一輛正在進行測試的智能網聯汽車

“築巢引鳳”

具體到中國的各主要城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北京、上海和廣州,依託強大的產學研綜合實力,全面佈局智能網聯汽車各產業環節。

深圳有發達的電子信息產業,騰訊、華爲等巨頭紛紛投身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是深圳參與競爭的重要底氣。

武漢市是汽車工業重鎮,傳統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達。它利用本土車企向智能化、網聯化轉型升級的趨勢,緊跟時代潮流。

長沙的核心競爭力,在“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認證”領域。

智能網聯汽車,部分或完全依靠人工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認證,好比人工智能駕駛系統的“駕照考試”。其主要目的,是驗證人工智能算法的正確性。

每款走下流水線的智能網聯汽車,都要抽選一定比例參與測試。通過測試、拿到認證的車輛,纔有“上崗”資質,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類似於人類駕考分科目二、科目三,智能網聯汽車測試也作了分級。一級測試,在封閉場內進行;二級測試,通常包括城市範圍開放道路和高速公路。

一輛智能網聯汽車要通過這兩級測試,往往要跑幾千公里里程,耗時數月之久。這個過程中,汽車的人工智能算法漏洞會被不斷髮現,並隨時返廠優化升級。

爲圖便利,車企往往會在測試區附近建立基地。測試區的場景越豐富,就能更好地幫助汽車人工智能優化算法,對車企的吸引力也越大。車企的到來,又會吸引大量上下游配套企業入駐。

因此,國內不少城市通過建設高質量測試區來“築巢引鳳”。工信部直屬機構賽迪研究院的一份報告認爲,長沙是這條發展路徑的典型代表。

長沙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一景

“巢”的兩根支柱

長沙的封閉場內測試區投資18.96億元,於2018年6月啓用。它擁有城市道路、鄉村道路、越野道路等6個子區域,200多個測試場景,規模和場景豐富度堪稱國內之最。

長沙主城區200平方公里範圍內的城市道路、長益複線100公里高速路段,自2018年以來陸續加裝了400多套路測協同設備,實現了5G網絡全覆蓋。在此基礎上,長沙建成了200平方公里城市開放道路測試區、100公里高速公路測試區。論規模和水平,這兩個測試區也屬國內佼佼者。

自動駕駛汽車,不僅會引發大衆普遍關切的安全性疑問,還會帶來一系列制度和倫理問題。比方說:車輛在自動駕駛狀態下肇了事,坐在駕駛位上的車主是否不用承擔責任?特殊狀況下,車上乘客和路上行人安全只能二選一時,自動駕駛系統應該如何抉擇?

自動駕駛汽車只要入公共道路,就存在觸發上述問題的可能性。因此各國各地政府都採用“逐漸放開”的方式,來適應車企的測試應用需求。哪個階段放開哪一步?很考驗政府的擔當和能力。

長沙在這方面的步伐,和它的測試硬件發展水平頗爲一致,拿下了多項“全國國內率先”或“國內靠前”。

2018年4月,長沙在國內率先出臺了城市級《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這份文件,也爲長沙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打開了通道。

近幾年,這份《管理細則(試行)》陸續升級至V3.0、V4.0版。2020年11月,長沙發布《智能網聯汽車示範應用細則》,進一步拓寬了測試應用範圍。

在此期間,長沙發放的自動駕駛測試牌照數量,一度僅次於北京。其中包括國內首張完全自動駕駛的路測牌照,以及國內較早的自動駕駛物流重卡測試、自動駕駛公交車和出租車試運營牌照。在無人售貨車、無人清掃車等低速自動駕駛車輛的落地運營方面,長沙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上述“測試硬件設施”和“測試運營管理制度”,是長沙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認證體系的兩根支柱。這個體系從開始籌建至今,不過4年多時間。它起到了怎樣的“築巢引鳳”效果?可從下面這組數據中窺知一二——

吸引了一大批生態企業落戶長沙,包括華爲、舍弗勒、百度、中車等10餘家世界500強企業。聚集了算法、芯片、大數據、通信、導航等智能網聯領域上下游企業360餘家,實現年產值200億元,其中年產值過億企業36家。

長沙,試運營中的自動駕駛出租車

再提速

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同城市的測試區各自爲戰,於是導致了這樣的窘境:一款智能網聯樣車在A城通過了一級測試、想去B城開展二級測試,B城會讓它再做次一級測試。

通過這個案例,不難看出不同測試區牌照互認的重要性。

6月初發布的《長沙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實施管理細則(試行)V4.0》(以下簡稱“V4.0”),針對上述行業痛點做出了努力。它增加了不同測試區之間的互認流程機制等內容,旨在推動牌照互認、減輕企業重複測試的負擔。

V4.0的第二大亮點,是取消了測試示範應用和示範運營通知書的管理模式,替之以“安全性自我聲明”模式。它意味着,車企可通過“自我聲明”來明確測試及示範的時間、地理範圍等內容,經相關審批後就能拿到臨時行駛車號牌。這個新舉措,同樣方便了車企。

前文提到,長沙已經開展了自動駕駛出租車試運營。一個“試”字,意味着不能收費,不利於車企探索商業模式。

V4.0的第三大亮點,是明確了從“開展測試到示範運營”的路徑,爲真正意義上的運營打開了通道。這一點,讓長沙的自動駕駛出租車企業很是興奮。

用某智能網聯車企負責人的話來說,“V4.0讓長沙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再提速”。

1990年代之前的長沙工業很薄弱,是一個存在感很低的省會城市。但當時的長沙做了件很正確的事——大力培育工程機械產業。進入21世紀後,工程機械市場迎來大爆發,長沙的這項產業躍升至千億產值,推動長沙GDP在2001—2017年間增加了1300%。這個增幅,在全國主要城市中排名第四。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潛在市場規模,遠勝於工程機械產業。長沙能否抓住風口再現榮光?是個值得想象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