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悲歌3/照顧者陷壓力困境 專家建議適時求援

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說,家中失智長者常有日夜顛倒、情緒行爲等,讓照顧者晚上很難休息,且白天還有工作,如果天天如此,一、二天沒睡,心理壓力真的是很大。本報資料照片

長照資源布建多年,仍發生長照悲劇。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說,受少子化影響,目前家庭結構以小家庭爲主,當父母年邁需要照顧時,手足少,家庭支持力量降低,照顧者面臨長照壓力,無法負荷。另外,身心障礙者的照顧者多爲父母,當父母年邁還要照顧長不大的孩子,或不想造成其他孩子負擔,也可能增加長照悲劇發生機會。

李俊宏說,照顧家人有一定的開銷,但照顧者可能無法兼顧全職工作,只能兼職,或是需要經常請假,增加離職風險,若失去工作,一定要經濟陷入困境;有些家人不放心把失智長者、身心障礙孩子交由外人照顧,自己承擔了所有的照顧責任。

李俊宏觀察,如家中失智長者出現日夜顛倒、情緒行爲等,照顧者晚上可能很難休息,若白天必須工作,長期下來,壓力相當大,有時家庭系統因此更爲封閉;許多研究發現,照顧者在身心壓力、情緒負荷高的情況下,可能有自殺意念或出現自殺行爲。此時家庭能否接觸長照資源並同意「外人」照顧家人,成爲能否獲得休息的關鍵。

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長照系教授陳正芬說,研究發現,回顧國內2009至2023年進入司法審理的長照悲劇140件,其中三分之二爲殺人後自殺,其餘三分之一的殺人者中,逾五成有自殺意念或自殺行爲;訪談照顧殺人個案發現,照顧者爲照顧家人長期睡眠不足,容易引發失眠、憂鬱症等,凸顯心理健康需要被關注。

李俊宏說,雖有照顧殺人念頭出現,但最後多爲多重因素累加,纔會付出行動,如果當下可以有一些力量把當事人拉住,如找人聊聊、或找人協助照顧,或許就能阻止悲劇。但有時卻是照顧者不知道應該找誰,或求助管道少,導致不幸。

李俊宏說,照顧者須定期瞭解自己身心狀態,可以定期每週或有需要時,以「心情溫度計」量表自我檢測,如果檢測發現身心壓力過大,應尋求心理諮商等協助;建議照顧者切記先把自己照顧好,設定一天當中有幾個時段是屬於自己的時間,喘息一下,纔有餘力照顧家人。

最重要的是,照顧者要跨出第一步,帶着失智的家人多外出參與日照中心等機構舉辦的活動,不要蝸居在家,或是尋求居家照顧時,照服員也可以來陪伴,甚至有照服員加入寵物治療,讓長者和狗丟球,以活動肢體及促進社交。

「現在是社會轉型的陣痛階段。」李俊宏表示,國內長照資源布建已比過去充足,照顧年邁父母或身心障礙孩子的照顧者,應多接觸、多瞭解長照資源,利用住宿型機構、喘息服務等,降低照顧壓力;政府則應多提供企業誘因,致力於員工照顧不離職,降低照顧者的經濟壓力。

李俊宏以自身經驗爲例,10多年前,當時他爸爸中風後患有血管型失智症,因腦部功能受影響,晝夜顛倒,半夜常大呼小叫,還因此吵到鄰居,須請鄰居多體諒。經藥物治療後,他父親的狀況趨於穩定,所幸,那時與媽媽、妹妹輪流照顧,大家互相支持,降低照顧負擔,半年後聘請到外籍看護工,在照顧上幫助很大。

李俊宏回想,那時他剛出社會,白天在醫院照顧病人,爸爸情況不好必須住院,他也留院照顧,身心壓力大。他的父親在失智六年後離世,現在常在門診與患者分享自己當時的心情,看到照顧者爲了照顧家人也生病、累垮,十分心酸,更希望照顧者壓力過大時,對外尋求協助,走出低潮。

●心情溫度計

https://www.tsos.org.tw/web/page/bs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