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暖心!北京這些中小學設置家長等候區,勾勒兒童友好城市空間
據媒體報道,北京正在積極推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新建中小學將普遍設置家長等候區。據介紹,這些家長等候區主要設置在學校人行出入口附近,把學校圍牆向內部推進5到7米,不佔用城市公共空間,並增設了部分座椅和遮雨棚。相比過去家長擁堵在學校門口,家長等候區不僅可分散等候人流,爲家長提供舒適的等候環境,也可成爲校園文化展示宣傳的媒介。
在北京,已經有部分中小學先行一步,實施了這一貼心設計,收穫了家長們的廣泛好評。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些校園,看看這些創新之舉是如何爲家長和校園增添了一份增添一份溫馨與秩序吧。
北京市西城區陶然亭小學
對於家長來說,接娃放學在校門口長時間等待的時候,冬冷夏曬,颳風下雨總是讓人煩惱,但是作爲西城區陶然亭小學的家長來說,卻沒有這些顧慮。學校、社區、街道專門闢出空間,爲接娃的家長建成了三個等候區,既有室外,也有室內,家長接娃之旅成爲幸福之旅。
12月25日下午4點,在陶然亭小學校門口,記者看到,門口北側有一排長長的木質座椅,牆上掛着大大的、漂亮的標識牌。標識牌上的藍天綠地背景下,一位身着紅色服裝的教師卡通形象旁寫着“安全島 家長等候區”幾個大字,提醒家長可在此坐下休息,耐心等待孩子放學。
而毗鄰學校的西城區陶然亭街道龍泉社區辦公區更是爲家長們接娃提供了舒適的等候區。兩排辦公用房中間100多平方米的空地,社區暖心地爲家長們準備了桌椅、圖書,木架上還掛着幾個大紅中國結,充滿喜慶的味道。社區黨委書記張學燕表示,社區全面向家長們開放,孩子們下午4點半放學了,家長接娃前後,都可以來社區等候或者帶娃放鬆休息。“我們命名這個空間叫‘候鳥4點半’。我們還給孩子們專門設立了遊戲區。空間上面搭建了自動調節頂棚,能夠調節採光亮度、遮陰擋雨。”張學燕說。
在距離校門口東北方七八十米的斜街路口,有一個面積大約60多平方米的小廣場,廣場上有四個小的方型花壇,旁邊的設計牆上則是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對聯。花壇中間有花樹、四邊被設計成木質座椅。這是陶然亭街道在去年3月拆除建築物後專爲家長孩子們建造的等候區。記者看到,雖然天氣寒冷,但是仍有家長帶着剛放學的孩子在這裡跳繩玩耍。
校長耿潔告訴記者,學校全面落實教育部印發的《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方案》,工作得到了社區、街道的大力支持,通過聯責任、聯資源、聯空間,實現各方教育力量的匯聚與融合。學校發展不再是單打獨鬥,家庭和社會也都積極參與到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共同爲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從交大附中的南門進來,您會發現校門口有幾排座椅——這是學校專門準備的家長候生區。每當傍晚時分,各校門口總能看見家長們等候的身影。爲了緩解家長等候時的焦慮,讓家長們感受到來自學校的人文關懷,交大附中特地將校門口的空地修繕成木質長凳。
現在,這個原本不起眼的角落轉變成名副其實的“溫暖角”。這一舉動令家長們大爲感動,尤其是上年紀的爺爺奶奶們看到這樣的變化不禁誇讚:“學校爲我們家長們考慮的太仔細了!”
北京市石景山區古城小學
北京萬商幼教中心古城幼兒園
近日,在環繞古城小學和北京萬商幼教中心古城幼兒園的700餘米回型道路上,古城街道打造了“一帶·兩廊·多節點”的全年齡段友好型學習空間,讓兩所學校的師生有了一條“最美上學路”。
“有了這個風雨長廊,上下學接送孩子方便多了”“特別是遇到下雨天,大家撐着傘摩肩接踵,讓家長和老師們提心吊膽。”這樣的場景讓不少家長感觸頗深,坦言“一擠一堵,家長和孩子雙方都互相找不到。”這次改造中,古城街道在校門口有限的空間內,搭建鐵藝粉色長廊設置了家長等候區,還貼心設置了燈帶,方便夜晚等待、通行。
在“兩廊”打造中,特別利用了學校外圍牆及邊角空間,設置了“學術教育連廊”“生態走廊”,兼顧了知識性和趣味性,從而進一步拓展兒童友好場景,營造有利於兒童成長的綜合友好生活環境。
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昌平學校
“以前在校門口接送孩子上下學,碰到颳風下雨等惡劣天氣時也沒地方躲着,特別不方便。現在有了這個等候區,我們也有了遮風擋雨和臨時休息的地方,學校真是太暖心了!”今年秋季開學伊始,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昌平學校的學生家長們欣喜地發現校門口新增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家長等候區。
等候區位於校園門口右側,長度約100米左右,是居民生活通勤之路,更是學生及家長必經之路。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昌平學校副校長陳軍表示,學校把圍牆向內部推進了7米多,並且在外面增加了座椅和遮雨棚,實現了家長接送的便捷度和幸福感。同時,在仿木紋結構的柵欄上,我們將它設計爲30度角的狀態,大大減緩風力,降低風速,爲家長們提供更舒適的等候環境。”
放學時刻,不少家長坐在等候區的椅子上,踏實地等着孩子從學校出來。家長等候區的投入使用,不僅增加了一座家長與學校之間的“平安橋樑”,更爲家長量身打造了“平安護學路”,讓校門外的這份等候充滿了溫暖,同時有效緩解了校門口擁堵現象,保障了學生、家長及周邊居民的出行安全,獲得了周邊居民和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
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幼兒園新校區幼兒園
作爲昌平區規模最大的單址辦園幼兒園之一,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幼兒園新校區幼兒園擁有32個教學班和超過千名師生。爲緩解入園和放學高峰的壓力,學校啓用了正門和小西門兩個出入口,並在門口增設了石球以強化防衝撞設施,同時明確了“家長等候區”、“隔離區”和“緩衝區”的具體範圍。
此外,幼兒園還實行了家長在園門口“手遞手”離園的制度,通過“接送卡”刷卡接送,確保家長身份的有效識別,接送信息實時同步至家長手機。幼兒園禁止所有車輛進入,所有非機動車有序碼放在拒馬外側,禁止非機動車進入“隔離區”內以保證“隔離區”的安全。從而建立了長效的安全機制,切實爲幼兒的安全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北京市大興區第五小學
下午放學的時間到了,北京市大興區五小北校區門前秩序井然,家長們守候在校門兩側的等候區。“我住興華園小區,跟孩子約好了在校門東邊等。”家長趙女士說,之前這裡沒有家長等候區,來接孩子的家長只能在校門口圍着,一個勁兒地張望,身後就是馬路車來人往,很不安全。
經過改造,校門前鋪設了彩色步道,清新明亮有活力,遮雨棚、座椅、樹池採用了兒童友好的設計方式,巧妙利用“雲朵”的圓弧形態,消解了可能會傷害孩子們的銳角空間。在步道兩側,還設置了“跳房子”場地,給孩子們提供了遊戲空間。
家長等候區旁的宣傳檔裡,貼着孩子們的科幻畫“從繁星到未來”。學校周邊環境的改善,贏得家長們讚譽。來接孩子的爺爺、奶奶提前來到接送點位,可以坐到步道兩側的座椅休息。接不同年級兩個孩子的家長可以讓先出來的孩子在開闢出來的遊戲空間玩一玩跳房子,活動一下身體。也可以欣賞周圍粘貼的學生的作品,環境的改善,爲家長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轉載請註明來源“現代教育報(ID: modedunews)”
如您對本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發郵件至xdjyb18@126.com,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溝通。
策劃:韓衝 李繼君 趙豔國
張廣林 王小艾 付磊
編輯:韓衝
編審:張秋穎
終審:冉陽 常悅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