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諾比核災「狗羣變異」抵抗輻射 核電廠10英里外被捕獲
▲車諾比核事故現場外的標誌。(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鄒鎮宇/綜合報導
烏克蘭車諾比核電廠的核子反應爐1986年爆炸,成爲人類史上最嚴重核災。然而,近期科學家發現,核災區內有兩個狗羣竟然可以抵抗輻射,捕獲研究後發現狗羣的基因發生突變,後代開始對輻射、重金屬和污染免疫。
綜合外媒報導,哥倫比亞大學環境衛生科學家克萊曼(Norman J. Kleiman)帶領團隊調查車諾比災區的狗羣,分析禁區內116只流浪狗的血液樣本,發現牠們與其他地區的狗不同,確認這些狗已適應了長期暴露在有劇毒的輻射環境中。
克萊曼教授指出,他們在距離核電廠10英里外的車諾比市,以人道的方式捕獲這些流浪狗,將血液樣本運往美國進行DNA提取和分析,這才發現狗羣出現了近400個「離羣基因座」(outlier loci)。
克萊曼教授發現,核電廠附近有兩個狗羣,總數約900只;流浪狗的DNA顯示,兩羣狗的遺傳基因不同,卻都在劇毒環境中生存下來。此外,團隊推測,這些流浪狗都是疏散期間被遺棄的寵物的後代。
▲狗,示意圖。(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克萊曼教授表示,瞭解這些狗如何適應核災環境,可以爲人類健康提供見解,特別是對於那些暴露於類似環境危害的人,而這些研究也被髮表到《犬類醫學與遺傳學》(Canine Medicine and Genetics)雜誌上。
車諾比災區附近發生變異的不只是狗羣,過去也出現樹蛙的皮膚從綠色變成黑色,藉此中和輻射,也有狼羣基因突變,產生對癌症的抵抗力等。
據悉,1986年,烏克蘭車諾比核電廠的核子反應爐爆炸,釋出大量致癌輻射物質,成爲人類史上最嚴重核災,不僅導致超過10萬人撤離,還必須設立1000平方英里的車諾比隔離區,以防人類進入。在災難發生38年後的現在,多種野生動物已經回到這一片廢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