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ers雜誌/職場上沒有友誼,只有人脈?
出處:Cheers雜誌第188期文/王浩威 圖/本刊資料照片
【讀者提問】
您好,想請問您關於朋友、人脈的問題。首先,在大學要交到知心朋友已不容易,出社會後,好朋友愈來愈少,我一定要積極往外拓展交友圈嗎?
其次,如果能與同事成爲朋友也不錯,但我還是想保持距離;就算聊天,我也不會談太多自己的事。因爲我覺得即使彼此相處不錯,畢竟還是有利害關係,也不能說出心聲。職場裡是不是很難有真正的「友誼」,擁有的是「人脈」?
------------------
【醫師解惑】
想追求成功,人脈是重要工具
從你的信中可以看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我們爲什麼需要人際關係呢?
我的本行是心理學,包括精神醫學和心理治療在內的廣義心理學,讓我不免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問題。
心理學認爲,我們跟人建立關係的能力是在家庭裡學習而來。一般而言,母親是嬰兒的第一個人際對象,父親是第二個。至於日後發展的人際關係,特別是在家庭或家族之外的,是帶着我們離開家庭而踏入社會的承載體。
早期的心理學認爲,人們長大了就會離開家。後來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H.Erikson)提出自我認同追尋的過程,也就是在所謂的叛逆階段,人們纔有能力離開家。但同一時代的布洛斯(Peter Blos)認爲,人們不可能一個人踏入社會,要和同儕一起去探索,慢慢地才終於真正離開了家。
然而,人際關係是否就代表在社會上的成功呢?特別是傳統定義上在「功」和「名」這兩個領域裡的成功?
從你來信慢慢地讀,在字裡行間,也許不能說是充滿成功的慾念,但確實是充滿了擔心失敗的焦慮。
你擔心的是怎樣的失敗呢?很多人都和你一樣,對未來充滿不安。只是,與其消極地不安,不如積極去面對。我們也許不需要功成名就,但一定要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一定要想想你對人生的要求:什麼是你最少、最少要達到的成功?
朋友和人脈,雖然同樣都是人際關係的一部份,但嚴格說起來,兩者還是有所不同。人脈比較像是一種工具,在社會上或在生活上,我們的活動所必須擁有的工具。對於積極追求成功的人,也許是重要的。但是對於享受着一個人的生活,不希望因爲這一切外在事務而犧牲太多自己時間的人,卻不必然要落入人脈經營這種一窩蜂的社會集體焦慮。
如果人脈是一種工具,那朋友就完全不一樣了。交朋友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成熟階段的心理能力之一。每個人的天生性格就不一樣,用榮格(Carl G. Jung)關於人格類型的說法,有人外傾、也有許多人是內傾。現在這個世界雖然愈來愈外傾,不代表我們就要跟着外傾,扭曲自己的本性。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Cheers》188期】【本文由Cheers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