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恭/菊酌樵歌桃源暮景任去留
陳亮恭
歷經西晉末期的動亂,東晉成爲思想發展的文藝復興。當時流行的文化是玄學,戰亂使人崇尚玄學,也破除人們思想的禁錮。闡述老莊思想與佛教哲理的「玄言詩」雖然盛行,但也有寄情山水田園的文人,帶動多元的文學發展,更出現蘇東坡評價爲「質而實綺,癯而實腴」的陶淵明。
陶淵明出生時家道中落,一生五次任官,終因無法容忍官場而歸隱。陶淵明筆下的田園生活閒靜脫俗,但幾乎篇篇有酒。陶淵明外儒而內道,守儒家倫理,又受道家順從自然的想法影響。除廣泛流傳的《桃花源記》與《歸去來兮辭》,陶淵明着有多樣的詩作,不僅以自身死後情景爲詩,更在生前爲自己寫祭文,其豁達不但跨越文字,更顯現出其對生死的超脫。
陶淵明以《責子》描繪不愛讀書的兒子們,字裡行間傳遞出疼愛而無責備:「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我的兩鬢已經斑白,身體也不再結實,雖然育有五子,個個都不愛讀書。阿舒十六歲,懶惰程度無人能比,阿宣十五歲,也不愛學習,阿雍與阿端兩人十三歲,六或七都數不來,阿通九歲,天天就想着吃。老天這樣安排也沒辦法,還是喝一杯吧。
陶淵明晚年寫有《擬輓歌辭》三首,以旁觀者的眼光想像死後的情景,死亡無異於一般生活事件。第一首描述殮葬的狀況,面對親友痛哭,但死後沒有榮辱,遺憾的是酒沒喝夠。第二首描繪出殯前的祭祀,面對親人的哀傷與不能飲酒的遺憾,離開久居的家園更感黯然。第三首描寫下葬,親友離去後或仍有哀傷,但生命終究不過迴歸山林。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嶣嶢。馬爲仰天鳴,風爲自蕭條。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死後的祭文,陶淵明也不假他人之手,《自祭文》是文學史上首篇自我弔唁的作品,從寒風蕭瑟的葬禮開始,回顧貧窮但幸福的一生,躬耕生活的歡樂與視功成名就若浮雲的生活態度。面對死亡時的從容,笑看葬禮上親友的忙亂。親友散去後的郊外孤墳中,我已遠離塵囂,不以生前的美譽爲貴,哪會看重死後的歌頌?人生道路實在艱難,死後又需在意呢?
《桃花源詩》是陶淵明的理想世界,與世隔絕的山林中保有古老的生活與美德,幼兒與老者同歡,人們順應四季怡然度日,高深智慧在此沒有用處。烏托邦的美好對比當代人世的不堪,或許正是陶淵明的繫念。五次折腰任官非只因五斗米,而是反覆重整心情想改變社會。順應自然與自由心志是陶公最好的生命型態,超越生死的靈魂不是揣度死後的幽冥世界與因果輪迴,是淡然旁觀看待親友治喪與哀傷,離世的不捨不成罣礙,蕭瑟山野中的孤墳隨着時間流逝,天地萬物與生死皆法自然。「死生,命也;有其夜旦之常,天也。」莊子以晝夜比喻生死,風起而葉飄,風止則葉停,動的不是樹葉,而是風,死生亦如是。(作者爲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