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兩市2027年目標: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2.8萬家
11月25日,重慶成都雙核聯動聯建會議第三次會議召開,會上審議通過了《重慶成都雙核聯動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工作方案(送審稿)》(以下簡稱《工作方案》)。
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據瞭解,《工作方案》從共建重大創新平臺、共建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加強資源互聯互通、賦能新興產業發展4個方面提出18項具體舉措,力爭到2027年,成渝區域協同創新體系不斷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持續提升,兩市全社會研發投入總額增至1800億元,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2.8萬家,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3200億元。
搭平臺建體系,力爭重大基礎設施總數達20個
在聯合打造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方面,《工作方案》提出了具體舉措。
一是共同對上爭取,推動國家出臺加強成渝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批覆《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建設方案》,推進建設西部科學城和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
二是聯合打造成渝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羣,推進超瞬態實驗裝置、跨尺度矢量光場等大科學裝置建設,力爭兩地國省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總數達20個。
三是協同爭創國家創新中心,爭取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等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在成渝落地佈局。
四是共同構建高水平實驗室體系,全力保障國家實驗室建設,推進建設全國重點實驗室25家,支持重慶實驗室、天府實驗室深化合作、聯合攻關,佈局建設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
在共建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方面,《工作方案》也進行了詳細部署。
一是支持兩地高校院所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聯動推進職務科技成果資產單列管理等改革任務,鼓勵區域內高校按照先使用後付費方式把科技成果許可給中小微企業使用。
二是實現兩地專業技術經理人職稱互認,支持技術經理人跨區域開展成果轉化活動並享受當地獎補政策,共同培育技術經理人10000名以上。
三是搭建西部中試綜合服務平臺,組建成渝中試產業聯盟,面向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兩市重點產業領域,備案建設中試平臺超300家。
四是聯合做強重慶“科技成果進區縣”、成都“科創天府·智匯蓉城”等成果轉化對接活動,幫助兩市科技企業、研發團隊、技術成果、創投資本等跨區域撮合、交易、合作。
五是共同挖掘轉化國防軍工領域科技成果,培育軍民融合特色產業集羣,推動軍民融合科技成果雙向轉化。
資源互通賦能產業,新建20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如何加強科技創新資源互聯互通?《工作方案》提出了相關要求。
一是加快成都“科創通”服務平臺、重慶科技資源共享平臺數據互聯,推動成渝兩地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算力基礎設施、中試服務平臺等跨區域開放使用。
二是試點兩市科技創新券互認互通,對服務機構面向成渝兩地科技企業提供科研儀器租賃、檢驗檢測、高性能算力等服務的給予補貼。
三是推動高層次人才共引共育,聯合編制發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急需緊缺”人才目錄,組團赴外開展人才招引。
四是協同推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聯合舉辦“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共同爭取創建國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
在賦能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工作方案》也進行了相關部署。
一是共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區,協同打造5個特色國際科技合作園區,新建20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二是共同籌劃創建國家未來產業先導區,協同培育人工智能、低空經濟、氫能等未來產業,組建垂直領域專業孵化器,深化成渝“氫走廊”建設。
三是實施成渝區域協同創新項目,每年支持兩地科技領軍企業聯合高校院所等,協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創新產品研發50項以上。
四是共同設立雙邊或多邊合作的科創投資基金,引導兩地金融機構探索開展跨區域投貸聯動等產品創新。
五是圍繞智能製造、智慧文旅、城市大腦、醫療健康等領域,聯合發佈城市機會清單,共同支持創新產品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應用。
紅星新聞記者 王俊峰
編輯 李鈺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