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開闢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

(原標題: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開闢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

【特別關注】

作者:吳志成(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闢廣闊前景。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成就證明,改革開放決定當代中國命運,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數十年來,從“落後時代”到“趕上時代”再到“引領時代”,正是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的面貌,成爲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徵、最壯麗的氣象。

因此,我們必須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持續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新格局,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推動世界共同繁榮發展。這些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對外開放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關係,深化了黨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規律性認識,也標誌着中國將以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更高水平的開放成就,進一步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高水平對外開放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

在當今世界舞臺上,國際社會不僅看到了開放的中國所展現的自信自強與責任擔當,也感受到了中國開放給世界帶來的互惠互利與共同發展。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開放的中國,纔會成爲現代化的中國。”“要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

一方面,開放是全球化背景下推動經濟增長、促進科技進步、增進人文交流的關鍵動力。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有機結合,不斷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中國對外貿易總額不僅在過去數十年間顯著增長,而且已經連續7年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對外投資連續11年穩居世界前三,資金流向覆蓋全球155個國家和地區。面對當前全球經濟新形勢新挑戰,也唯有堅持擴大開放,才能提升中國在全球產業鏈重構中的影響力和主動權,推進實現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跨越。

另一方面,開放是中國積極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進程、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的重要路徑。通過對外開放,中國國內經濟活動同世界市場及高效率的經濟管理體制和運作規則實現對接,促進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提升。通過對外開放,中國融入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在實現中國自身發展的同時,爲全球經濟穩定和繁榮作出貢獻。中國通過構建全球夥伴關係網絡,加強與相關地區和國家的互聯互通,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共同發展,爲中國企業“走出去”搭建廣闊舞臺,有效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與話語權。通過倡導真正的多邊主義,中國與世界各國一道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公共衛生危機等全球性挑戰,在國際事務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通過促進文化交流與合作,中國增進與其他國家的相互理解和友好往來,助力構建新型國際關係。

開放極大促進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加深了中國與世界的聯繫,將中國式現代化置於世界現代化的宏闊背景下,爲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推動世界現代化進程貢獻中國力量。

高水平對外開放彰顯胸懷天下的負責任大國擔當

當今世界,百年大變局加速演進,大國競爭與博弈加劇,地區動盪與局部衝突不斷,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民粹主義明顯上升,個別國家“築牆設壘”、“脫鉤斷鏈”、單邊制裁、極限施壓等行爲囂張不止,全球發展風險與挑戰複雜嚴峻,破解和平赤字與發展赤字的任務變得更加緊迫。

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向世界重申新時代中國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不僅爲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指明前進路徑,也給變亂交織的世界注入穩定性與確定性,爲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繁榮注入強大動力。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中國人民從人類根本利益和現代化建設實踐出發,通過不斷深化改革、不斷擴大開放,成功走出了一條和平發展的現代化道路。中國爲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也爲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促進世界共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歷史和實踐都充分證明,中國越發展越開放,越開放越發展。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也不會動搖。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在全球經濟長期低迷形勢下,正是開放的中國提振了全球發展信心,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及其巨大的韌性和潛力,爲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提供了強大動能。中國已與29個國家和地區簽署22個自貿協定,成爲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總體上保持在30%左右,成爲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中國也將持續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釋放龐大市場的新動能新優勢,爲世界經濟韌性的增強與復甦進程的加快展現大國擔當。

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實現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贏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改革開放是中國與世界的“雙向奔赴”,也是中國與國際社會的相互成就和共同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本質上是與世界互利共贏的開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紮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既用好全球市場和資源發展自己,又推動世界共同發展。”要以更大的開放擁抱發展機遇,以更好的合作謀求互利共贏。中國發展將向世界各國釋放源源不斷的紅利,因而始終是世界發展的重要機遇。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各國間的相互聯繫和彼此依存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頻繁、更緊密。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有利於以自身開放推動世界共同開放,共同把全球市場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機制做實、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高水平對外開放與世界互利共贏,體現在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舉措,推動擴大世界開放合作共識,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主動承擔大國責任,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消除貿易、投資、技術壁壘,促進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爲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構建共同發展與普遍繁榮的世界作出中國貢獻。

當今世界,動盪變革的特徵明顯,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人類歷史處於十字路口。是推進經濟全球化還是放任逆全球化泛起、是促進開放合作還是走向封閉對抗、是堅持互利共贏還是固守零和博弈?這一選擇關乎世界各國共同利益和人類前途命運。對此,中國倡導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強調要堅決反對逆全球化、泛安全化,反對各種形式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堅定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破解阻礙世界經濟健康發展的結構性難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發展。這些重要主張深刻回答了經濟全球化向何處去、如何促進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之問、世界之問,爲經濟全球化發展指明瞭正確方向,也表明了中國捍衛和引領經濟全球化的堅定立場。

儘管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但人類發展進步的大方向不會改變,世界歷史曲折前進的大邏輯不會改變,國際社會命運與共的大趨勢不會改變,經濟全球化砥礪前行的大潮流也不會改變。當今中國就是通過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成爲經濟全球化的堅定維護者和積極引領者。未來中國也必將通過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始終站在人類進步和歷史正義一邊,從各種時代亂象中看清經濟全球化實質,從歷史發展維度中把握必然規律,掌握經濟全球化發展歷史主動,攜手國際社會共同激發經濟全球化動力,推動經濟全球化砥礪前行。

高水平對外開放保障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從更高遠的戰略思維、更廣闊的國際空間謀劃高水平開放藍圖。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新時代中國向世界發出的對外開放的最強音,也是中國統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的系統工程,已成爲當今世界最受歡迎的公共產品和最大規模的國際合作平臺,彰顯了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心和態度。10餘年來,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已經取得巨大成就。

對內而言,共建“一帶一路”不僅讓很多中西部省份迎來了實現“華麗轉身”的戰略機遇,而且讓東部地區的開放前沿省份和發達地帶與中西部開放新高地相互貫通、對接互補,有助於實現國內不同地區開放的統籌協調,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構建全國統一開放的大市場和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開放的聯動效應。

對外來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有力推動了全球互聯互通水平,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在全球構建了廣泛的朋友圈夥伴網,政策制度對接有效、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經貿合作日益深化、融資體系不斷完善、人文交往日漸緊密。同時,共建“一帶一路”不斷加強抗疫國際合作、深化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國際合作、深化生態環境和氣候治理國際合作、深化數字領域和科技創新合作,推動各共建國家實現更大互利共贏。中國已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戰略規劃對接日益深化。“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不斷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可見中國的對外交往更加均衡,實現了真正的“朋友遍天下”。

《光明日報》(2024年08月18日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