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聞曝光!大量專家學者被國家點名通報,涉及多所重點大學!

學術不端本就是非常可恥的一件事。

4月12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2024年第一批次的學術不端通報,正是因此讓那些高校的“潛伏者”推上了風口浪尖。

通報內容更是讓人觸目驚心,竟然有15所高校都牽扯其中,其中還包括了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山東大學、中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5所頂尖985高校,3所211高校,以及7所"雙非"高校。

這些坐擁豐富學術資源、師資力量雄厚的名校,理應是學術研究的重鎮,如今卻也淪爲製造學術不端的溫牀。

更令人唏噓的是,此次通報中直接曝光了長達32篇存在嚴重抄襲、篡改數據等問題的論文,猶如一記重拳,將學術界的"僞君子"們狠狠揭下了可笑的面具。

一個個引以爲傲的教授、博士生,竟然也在爲了名利,蓄意鑄就如此駭人聽聞的學術醜聞。作爲一名學者,他們理應以謙遜的姿態虛心求學,勤勉治學,而非淪爲投機鑽營之徒。

短視的造假行爲,不僅嚴重破壞了學術界的誠信基礎,也將誤導無辜的後學,阻礙了學科的健康發展。眼下的震驚和憤慨,恐怕只是全國學者的冰山一角。

知名學者捲入學術不端醜聞

隨着調查的不斷深入,諸多內幕也浮出水面,可讓人大驚失色的是,這次被通報的人員中,竟然包括多名國內的知名學者以及權威專家。

作爲西安交通大學有名的講師劉志奎和劉青光,他們兩個人在教書的過程中一直是“業內楷模”。

學生們對他們也都是畢恭畢敬,可這些學生怎麼也沒想到,一直尊敬的教師竟然存在嚴重的抄襲剽竊等行爲。

根據學校的學生反映,劉志奎經常將他人的數據和成果直接作爲自己的研究成果,並且將文中的圖片順序打亂以防他人認出。

可劉志奎跟劉青光相比,那可算是九牛一毛,劉青光經常在網上盜取圖片自己稍微修改,然後便以“原創”的標識發佈出去,可以說兩人的行爲真是毫無下限,根本沒有作爲人民教師該有的道德底線。

除了導師們的學術不端,還有學生的學術不端,就在鄭州大學的申思寧,而她的論文中出現了大量的重複內容,並且對文中的數據和圖表進行篡改,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因此申思寧遭到了全校通報批評,而且並取消了她五年的國家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與參與資格。

其他學者也將受到相應的停職、撤稿、處罰。但這僅僅是最起碼的懲處,相比於他們犯下的過錯,這些代價微不足道。

2006年更是有中科院女博士造假論文,正是因爲這篇論文獲得了博士學位,還被德國一個科研單位錄用。

2007年林國強院士發現了她的論文竟是造假的,並當時就進行了戳穿,隨後證據確鑿之後,中科院也撤銷了她的博士學位,而德國方面也是與她解除了聘用合同。

2014年9月,媒體報道除了重慶大學行政學院副院長劉洪彪發表的2009年《重慶大學學報》中的論文,是抄襲1995年的其中一篇論文,而兩篇文章只有標題做了小小的改動,其餘的文章可以說是一模一樣。

因此2014年12月,竟學位評定委員會決定,撤銷劉洪彪2010年獲得的歷史學博士學位,隨後劉洪彪也爲自己的錯誤做出了深刻的檢討,可事情已經發生,爲時已晚,不久後他便被罷免了所有的職務。

國內外對學術不端的認知和打擊

學術不端的危害,不僅侷限於中國,而是一個全球性難題。事實上,在西方發達國家,打擊學術不端同樣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鬥爭。

以澳大利亞爲例,當地學者將抄襲、作弊視作最不能容忍的學術不端行爲。具體而言未經允許便使用他人成果並標註爲自己原創的做法,被視爲嚴重的剽竊行徑,同樣還有在考試或作業中使用不正當手段的作弊行爲。

加拿大則更爲"精細"一些。不僅將數據篡改作爲學術不端的一種表現,還將重複使用舊資料而未聲明視爲違規行爲。據報道,曾有加拿大學者爲了"蹭"完成新的課題,將之前的研究成果重複提交,僅改動了標題和背景介紹,實屬行徑可恥。

面對如此氾濫的學術造假行爲,西方國家均在不遺餘力地加大打擊力度。

比如英國曾爆出多所名校學生利用人工智能作弊的醜聞,至少有100多人因此被判定爲學術不端,受到相應處分,可以說即便在教育資源相對充足的發達國家,學術失範也是一種頑疾。

不過,我國在遏制學術不端方面的決心是堅定的。根據有關法規,一旦學術造假被查實,當事人將被取消未來幾年內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格,嚴重者甚至會被開除、撤銷所獲榮譽。可以說這是對學術造假者的嚴懲重典,立規與維權並重。

更爲重要的是,我國還建立了高效的審查監管機制。

比如本次學術不端通報,就是經過層層篩查甄別後的結果,杜絕了一切僞造和疏漏。這種嚴格的審覈流程,確保了學術研究的公正性和權威性,爲學術誠信築起了一道堅實的防火牆。

結論

一旦學術界失去了基本的誠信操守,整個學術體系將因此喪失公信力,陷入癱瘓和動盪之中。這不僅會阻礙人類知識的進步,更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社會災難。

對此,您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