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惹禍!車用晶片荒燒1年 臺積電市佔僅4%爲何遭盯上

汽車廠受制於晶片短缺,今年受災程度恐相當嚴重。(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全球晶片荒從年初燒到現在,先是美國、德國以及日本政府致信臺灣政府,希望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以及力積電臺灣4大晶圓代工廠可以擴張產能,來應付短缺嚴重的車用晶片荒。從各大車廠去年下半年疫情後迅速恢復需求,同時遇上川普政府封殺中芯國際,一定程度上影響歐美業者獲得成熟製程產能,並在需求急速復甦下,讓晶片短缺問題擴大至晶片荒的地步,臺積電就算車用晶片銷售僅暫4%,但能符合驗證的廠商少之又少,臺積電無法躲過各大廠的產能爭奪。

據《路透》今年初報導,全球汽車產業面臨晶片短缺情況,業界消息人士透露,川普政府對中芯國際的制裁,導致車廠將訂單轉至包括臺積電等臺灣晶圓代工廠,讓本來就滿載的臺積電訂單爆滿,某種程度上,美國製裁導致車用晶片供應鏈惡化,當時預估車用晶片短缺問題將延燒超過6個月。

時至今日,車用晶片荒不僅沒有解決,甚至拜登政府爲此召開3次半導體峰會,甚至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 (Gina Raimonda)爲此要脅各大半導體企業,45天內繳交資料,補上供應鏈的資訊落差,雖然這是自願性質,但她已經警告,如果不回覆政府的需求,美國政府將動用《國防生產法》(DPA)或是其他工具,讓企業們迴應。

去年9月,市場傳出川普政府將對中芯國際的半導體生產設備祭出出貨管制,讓歐美業者包括高通、博通紛紛轉單至臺灣晶圓代工二線廠,導致6吋、8吋晶圓產能相當緊繃。最終,中芯國際遭列出口管制清單,去年12月更被列入實體清單。

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所有的電子消費性產品以及車用電子等需求在2020年下半年大暴增,聯電只能不斷調高報價因應需求,中芯國際雖在美國禁令下難以正常供應產品給美企,但光是大陸廠商就接應不暇,晶圓代工報價也不斷上調,顯示成熟製程的重視程度,超越臺積電、三星電子以及英特爾過去不斷追求的先進製程,英特爾也爲此在今年宣示,要在歐洲的愛爾蘭投入車用晶片產能,搶奪成熟製程市場。

市調機構統計,由於車用晶片多達40種晶片,電動車需求恐怕翻好幾倍,全球更有高達85%車用晶片聚集在英飛凌、恩智浦、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與瑞薩電子這5大整合元件製造(IDM)廠商,由於驗證繁雜,從晶片設計、代工製造到供應車廠,至少花6個月時間,能符合的廠商也少之又少。

臺積電則是在8月被供應廠商指出,罕見對先進、成熟製程調漲報價,約10~20%,第四季起全線調漲。由於晶圓代工產業本季傳出雜音,甚至有外資點名臺積電將在第四季因爲漲價、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放緩,預期第四季將面臨首波砍單,市場關注10月14日臺積電法說,公司方面如何說明。

臺積電第二季財報顯示,車用晶片佔整體產品銷售比重僅達4%,若以2020年全球車用半導體總產值爲374億美元,換算下來臺積電貢獻營收僅佔全球車用晶片4%多。卻還是隻能找上臺積電等廠商協助。臺積電也在今年以來不斷透露,以前所未有的行動支援車用晶片產能擴張,臺積電總裁魏哲家7月法說指出,臺積電將繼續支援車用晶片產能,預期晶片短缺問題本季將大幅緩解,如今也較2020年增加60%。

但在瑞薩電子3月火災導致產能遲遲無法復甦,Delta變種病毒疫情肆虐東南亞,馬來西亞的MCU產能受困,歐洲半導體重鎮、德國東部的德勒斯登9月13日(Dresden)大停電,種種因素導致車用晶片短缺想在短期緩解期待,似乎落空。

美國顧問公司AlixPartners日前預估,今年全球汽車出產減少770萬輛,約影響市場規模10%,車用晶片短缺造成的損失,預估達到2100億美元。資策會MIC則是預估,晶片短缺將延至明年,甚至有車廠悲觀認爲將延至2024年,受此影響,今年全球汽車產量將減少至700萬~90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