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民俗何以“出圈”?(文化隻眼)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殷 波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4月17日 第 07 版)

清明假期,福建泉州蟳埔簪花吸引了各地遊客前來體驗。“簪花圍”是蟳埔女簪發戴花的傳統民俗,已成爲當地文旅IP頂流。事實上,自春節以來,一系列地方傳統民俗成爲文化儀式、節日旅遊等網絡話題的焦點,除蟳埔簪花,還有福州遊神、廣東潮汕英歌舞等。這些活動不僅現場人山人海,線上觀看播放量也數以億計。

原本地方性的民俗文化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並以不同形式進行參與,曾經鄉土化的民俗活動成爲流量熱點。所謂“民俗熱”、民俗文化“出圈”,不僅表現在於某一類民俗的受關注度,更意味着民俗文化生態實現了新的建構和發展。

從今年大熱的遊神、英歌舞來看,新主體、新創意、新媒介和新場景的融入,成爲傳統民俗活動鮮明的特色。

在這些“出圈”的民俗活動中,年輕人是主要的組織者、參與者和傳播者,所謂“80後出錢、90後管理、00後出力”的組織模式,體現了民俗活動中代際人羣的構成特點。年輕羣體的生活視野、審美趣味、文化觀念、傳播習慣等產生直接影響,使傳統民俗呈現“年輕態”特點。

許多新創意融入民俗活動。例如今年福州遊神活動,對莊嚴肅穆的傳統形象進行創新,在臉譜及服飾圖案中融入“漫畫臉”等當下審美元素,還就“世子天團”的人設等進行人格化解釋和生活化演繹,打通了傳統民間信仰與當代生活,建立起具有親切感的關聯。又如英歌舞,在原生態民俗歌舞基礎上,融入文化IP、周邊文創產品開發,並運用數字虛擬技術營造儀式感,實現了民俗文化的再生產。

同時,新創意的融入與新媒介的應用密不可分。特別是短視頻的多元化剪輯和網絡空間裡實時互動、現場沉浸式的直播,使傳統民俗熱鬧的線下活動與網絡轉發、創作、“造梗”的線上活動連成一體,民俗活動從“在場”到“在線”,快速裂變式傳播,使之成爲“爆款”。

此外,新場景也是當前民俗活動發展的重要構成因素。隨着文旅融合、虛擬空間等體驗需求增長,以往地方性民俗活動場景進一步豐富。比如今年春節期間,全國各地龍年民俗慶典活動此起彼伏,跨越山海奔赴一場傳統儀式、文化盛典成爲一種越來越普遍的文旅消費選擇。廣東衛視灣區春晚上英歌舞與搖滾樂“混搭”的文娛場景,佛山“行通濟”民俗的元宇宙場景——將走古道、逛廟會、燃煙花等民俗活動納入虛擬空間,都體現了民俗文化數字化、審美化、旅遊體驗化的新趨勢。

當前,傳統民俗在新的傳播媒介、文化創意、參與人羣以及文旅場景融合發展中,正在實現文化生態意義上新的建構。

民俗生態的變遷是文化現代化演進的必然。從古至今,節日民俗從原始祭祀發展到公共交流,從祭天娛神演化爲民衆遊樂,是一個普遍的現象。歷史上,古老的遊儺、儺祭等突出驅疫避邪、祈福納祥、酬神娛神的意義,如今的遊神、英歌舞在保留吉祥祈福主題的同時,進一步向現代社會的歡慶、交往和娛樂功能演化。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節日民俗活動中大衆的高度參與、創意的更新介入、網絡空間的互動傳播、審美體驗的不斷深化,都凸顯了傳統民俗發展的本質規律和根本意義——通過活態的實踐體驗,不斷喚起民族文化記憶。

可以看到,今年熱度很高的民俗活動往往以鮮明的視覺形態加以呈現和表達,通過歌舞儀式等使人蔘與其中,古老的傳統由此進入當下生活,歷史積澱的記憶與當代人的心靈需求相結合,實現了文化的傳承。

從這個意義上講,一方面,要以客觀、開放的心態看待傳統民俗的更新發展。比如,網絡媒介的介入,固然存在信息“碎片化”、圖像“擬像化”的問題,但網絡社羣和平臺算法構建起新的聯繫,也使民俗文化的傳播以新的邏輯組織起來,形成不同維度的認知、參與和記憶。又如,新創意、新場景的植入,雖不乏對傳統民俗文化的內容改寫和功利化利用,但也由此促進了大衆的高度參與、跨地域的交流傳播,進一步建立起傳統民俗與當代生活新的連接點。另一方面,需要堅持對民俗本質意義的把握,包括在社會公衆層面,進一步普及提升對於民俗的歷史文化認知,普遍葆有對民俗傳統內在意義的理解和尊重,確立創意衍生必要的“邊界感”,使傳統民俗在網絡、社羣、文創、文旅的新傳播生態中處於正向的發展軌道中。

筆者認爲,在政府相關工作層面,應把握傳統民俗之於當代社會發展的價值,從增強民族文化凝聚力、建設文化家園的意義出發,傳承發展民俗文化,開展民俗活動。從文化賦能經濟的角度看,也需深度發掘民俗的文化內涵,在傳統民俗與當下生活深度契合的過程中創造價值,致力實現文化的深度賦能、長久賦能。此外,在民俗相關研究者、傳承人層面,還要持續關注民俗文化活動不斷向審美體驗發展的趨勢,從傳統民俗的精神意義和文化價值維度,推進必要的研究闡釋和普及傳播,避免民俗活動淪爲空洞的視覺影像,使民俗傳統始終保持精神紐帶的韌性。

民俗如長河,從曠古奔流而來,在當下生活中迴旋激盪,時時喚起人們對過往歲月的記憶,也不斷融入新的活力。守其根本,建其生態,民俗之河還將涌向更廣闊的未來。

(作者系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