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下諸多紀錄!女指揮家瑪琳艾索普突破男性專屬陋習

《瑪琳艾索普:首席女指揮》將於本週五在臺上映。(造次映畫提供)

知名指揮家李奧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得意門生,古典音樂史上首位登上倫敦逍遙音樂節「最後一夜」的女性指揮家瑪琳艾索普(Marin Alsop),並曾在美國巴爾的摩交響樂團、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等無數世界各大頂尖樂團創下諸多「史上第一女指揮」歷史紀錄,被公認爲古典樂史上迄今成就最高的女性指揮,其音樂遍歷紀錄片《瑪琳艾索普:首席女指揮》將於本週五在臺上映。

瑪琳艾索普出身自音樂世家,自幼矢志成爲像名指揮李奧納德伯恩斯坦般超凡絕倫的指揮家,最終如願成爲當今古典樂壇首屈一指的女性指揮家。然而,瑪琳艾索普夢想成真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生爲女性而屢遭質疑與打擊更是她逐夢路上最無可奈何的痛楚。

片中,瑪琳艾索普回憶當初如何懇求多家音樂學院讓她專攻指揮卻因性別歧視而慘遭婉拒的陳年往事,再再顯露出古典音樂圈指揮一職長年以來被認定爲男性專屬的陋習。而當瑪琳艾索普憑藉一己之力突破層層性別藩籬與阻礙,功成名就之後,她便自許成爲永不輕易否定後進的良師益友,並且不斷鼓舞學生「別讓任何人對你說『你不可能』」。

瑪琳艾索普在教學時將古典音樂比喻爲熊,並說道「當你看到熊,不是裝死,而是要想辦法讓熊覺得自己很大。」瑪琳艾索普以此告誡學生,面對音樂,絕不能感到畏縮或害怕。而這也呼應她一路走來,面對各種不公平對待時的正向態度,更是她指揮那些曾被說過「女性不可能」的曲目時所展現的大無畏,不言棄精神。

身爲少數的女性指揮家,又是女同志,瑪琳艾索普格外致力於讓古典樂環境更兼容幷蓄多元性別、性向、種族的音樂人,並試圖讓古典樂走出廟堂,深入社區,與城市民衆進行更多交流。甚至透過推廣古典樂,造就階級翻轉與犯罪率下降的可能。2005年,瑪琳艾索普成爲第一位獲頒麥克阿瑟獎的指揮家,藉以彰顯她在古典樂界的非凡成就與入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