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回家小心“經濟艙綜合徵” 專家建議可勤換坐姿動一動
春節將近,人們陸續踏上了歸家的旅途。春運路途有長有短,一些旅客因爲長時間待在特定空間內可能出現不適,人們把這種不適稱爲“經濟艙綜合徵”。
如何在春運途中避免“經濟艙綜合徵”的出現,還有哪些健康問題要注意?1月21日,上游新聞記者採訪了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的相關專家,請他們給出了一份春節出行健康指南。
西南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樑培強表示,所謂經濟艙綜合徵,很多是因久坐不動而導致的靜脈栓塞,要避免該類疾病,就需要市民多動動。
在長途旅行時,由於久坐不動,會導致下肢靜脈迴流,引發靜脈栓塞,腿部突然出現原因不明的疼痛和腫脹是其主要症狀,頻繁或長時間乘坐飛機等交通工具的人羣也是該病的高危人羣。
樑培強提醒,旅客在乘坐火車等交通工具時,要儘量避免長時間不變的坐姿。每隔一個半小時左右站起來走一走,或者規律活動雙腳或雙腿,進行“提膝、踝泵、繞趾、貼胸”等下肢運動。同時,要多飲水,進而稀釋黏稠的血液,並通過喝水和勤上廁所被動改變坐姿,防止血栓形成。衣着上儘量避免穿過於緊身的衣褲鞋襪,穿着寬鬆舒適的衣物,也有利於防止血栓形成。
另外,春運期間,交通工具相對密閉人員較多,西南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熊福提醒,旅客在前往火車站等人流密集的場所時,建議佩戴口罩,最好攜帶消毒溼巾,勤洗手,且儘量避免觸摸公共物品。
西南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謝林利則提醒,春運期間,旅客出行可隨身攜帶退燒藥、止咳藥、腸胃藥等,以應對旅途中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慢性病患者則應攜帶足夠的慢性病藥物,防止出現問題。要注意的是,如感康等藥物含有氯苯那敏等成分,服用後可能引起嗜睡、降低人的注意力和警覺性,使人感到疲乏或精神不濟,故服用該藥後,不要駕駛車輛。
上游新聞記者 石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