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中研院解碼小黑蚊全基因體 朝精準防治邁步
慈濟大學副教授林明德(右)說明小黑蚊基因體組裝與解碼的研究成果。記者王燕華/攝影
花蓮慈濟大學副教授林明德研究團隊與中研院合作,克服採集小黑蚊DNA困難,歷經3年完成基因體組裝與註解,將公開研究結果,讓更多研究人員投入,研發更有效的防治辦法。
小黑蚊學名爲臺灣鋏蠓,1913年由日本昆蟲學家素木得一在臺灣發現而命名,雌蚊嗜吸人血,容易引發紅、腫、癢、痛等過敏反應,雌蚊吸食人血後,會尋找潮溼土壤產卵,至今仍沒有找到合適的防治方式。
慈濟大學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系副教授林明德指出,雄性小黑蚊不會吸血,產卵前的雌性小黑蚊較會吸血,這次研究透過將小黑蚊進行基因體定序,發現小黑蚊超過8成嗅覺受體基因是獨有的,可以追蹤人類位置,進行叮咬。
小黑蚊僅0.14公分大,只有果蠅的1/3大,林明德說,爲組裝最完整的染色體DNA,曾嘗試將幾百只小黑蚊染色體集合組裝,但基因差異造成組裝困難及完整性不佳。
透過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技師呂美曄合作,以超微量DNA輸入工作流程進行建庫,採及單隻雌性小黑蚊及產下的20多顆胚胎DNA,遺傳物質差異小,突破困難完成小黑蚊基因體定序。
林明德說,全基因體定序後,未來可進一步研究哪些化學分子或氣味,可設計成吸引小黑蚊的餌劑,若發現抗藥性,也可針對產生抗藥性的基因做分析,及時改變策略,精準防治。
林明德說,現階段研發成果,有賴呂美曄及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林仲彥協助,除了刊登在國際知名昆蟲分子生物學領域期刊,也做出小黑蚊基因體網站,公開訊息讓所有人都可以投入研究與分析。
林明德說,目前已採集西部跟東部小黑蚊DNA,未來會擴大采集南部跟北部,並針對抗藥性、小黑蚊族羣做分析,未來有機會知道小黑蚊的傳播途徑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