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級將領到皇帝管家,校尉這個官職爲何越來越不值錢?
熟悉三國曆史的朋友們肯定知道,逐鹿中原的曹操和袁紹曾經都位列“西園八校尉”,這也是他們軍事生涯的起點。
除了他們二人之外,其餘六人也均是英才,這令校尉一詞充滿了含金量。
然而實際上東漢末年的校尉已經沒有之前那麼光鮮亮麗了,但他們終究還有些實權。
後來的歷史上校尉更是發展成了閒職的代名詞,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校尉這一官職的正式出現時間並沒有詳細的記載,其第一次見於史料是在司馬遷的《史記》當中。
在陳勝吳廣發動大澤鄉起義之後,他們對義軍進行了編排並提拔了將領,其中校尉就是在將軍與護軍之下的軍事長官。
無獨有偶,幾乎同時在楚地項梁也集結了軍隊準備響應義軍,當時項梁在得到八千精兵後,將他們分配給了吳中豪傑,這些領兵之人被分爲三個等級,分別是校尉、候、司馬,校尉是其中最高一級。
以上證據說明在秦朝末年時校尉應當是軍事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其地位只在將軍和護軍之下,擁有着管理軍隊的實權。
到了漢代,統治者繼承了秦代的部分制度,校尉也被沿用。
到漢武帝時期校尉制度被正式確立,共設置中壘校尉、屯騎校尉、步兵校尉、越騎校尉、長水校尉、胡騎校尉、射聲校尉、虎賁校尉八種,即著名的八校尉。
除此之外,西漢時期還設置了專門負責守衛城門的城門校尉,以及負責京城和周邊治安工作的司隸校尉,這些校尉無一例外都是負責專項軍事工作的。
八校尉更是掌握了朝廷的精兵,是皇帝的心腹部隊,是國家軍事力量的核心組成部分。
但在王莽篡漢之後,校尉的地位發生了較大的改變。
王莽爲了顯示其新政的創新性,將地方的縣令命名爲校尉,這打破了校尉專屬軍事體系的傳統,雖然很快東漢就恢復了校尉的軍事屬性,但這依然對校尉的影響力造成了折損。
東漢時期爲了便於管理,將八校尉縮減爲了五個,此時的校尉雖然依然是這些部隊名義上的長官,但實權卻已經落入了其昔日副官校尉司馬的手中,這也是校尉閒職化的發端。
東漢末年桓靈二帝在位的時候,在黨錮之禍的影響下中央政府的氛圍變得烏煙瘴氣,皇帝對於士族官員的控制力大幅下降,漢靈帝在位時大將軍何進更是手握重兵。
爲了削弱何進等外廷勢力的影響力,漢靈帝在五校尉之外又設立了八個新的校尉,即著名的西園八校尉。
曹操,袁紹都位列其中,相較於其他武官,西園八校尉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更像是皇帝的私人武裝力量,其總統領也由宦官擔任,這令西園八校尉成爲了獨立於其他將領的存在。
而那時宦官和士大夫階級之間的矛盾極爲尖銳,這也讓西園八校尉受到了大量非議。
雖然他們並沒有與其他士大夫發生正面衝突,但依然對校尉的聲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在西園八校尉出現之後,校尉逐漸成爲了皇帝的私人從屬,其武官的屬性也被逐漸淡化。
比如在晉朝時出現了協律校尉的官職,其職能和漢代的協律都尉類似,是專門爲皇帝演奏音樂的樂師,漢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便是協律都尉。
協律校尉的出現標誌着校尉地位的進一步走低,而且其從屬於皇帝的特點也被進一步放大。
南北朝時期我國不同地區的職官制度較爲混亂,校尉的含義也有較大區別,直到隋朝統一全國後校尉的職能才被再次確定。
隋唐時期的校尉,在功能上沿襲了西園八校尉和協律校尉的內核,依然是爲皇帝服務的官員。
其中門下省的城門局中就設有兩名校尉,專職負責皇帝的用餐、用藥、璽符管理等等,這說明校尉已經從昔日的將領變成了管家。
與此同時在隋唐時期的地方軍隊中,也存在有部分校尉官職,但此時校尉只能算是軍隊中的低級軍官,和兩漢時期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除了以上的實職校尉之外,還有很多虛職校尉,其中不乏建功的士兵或者考取功名正在等待分配官職的士子,校尉的虛銜化也是其地位下降的重要表現之一。
到了宋代隨着重文輕武國策的確立,宋代的文官子孫也擁有了蔭官的權利。
與此同時宋代的科舉制度也在蓬勃發展,這讓宋朝的官員隊伍日益龐大,出現了嚴重的冗官現象。
宋代的實權官職數量相對有限,爲了安撫那些沒有工作的“官員”,宋朝政府只得授予他們閒職,而校尉就是最常見的一種。
一開始校尉等虛銜還能安撫這些人的情緒,但久而久之他們都發現了校尉這一頭銜對他們沒有任何的意義。
因此部分官員甚至拒絕朝廷封賜的校尉頭銜,到了北宋末年,校尉頭銜更是被堂而皇之的拍賣,這都說明其已經淪落爲最不受重視的官職了。
北宋末年,軍隊中也充斥着大量的校尉,但真正能夠管理底層士兵的還不到四分之一,這足以說明宋代冗官冗吏之嚴重。
因此到了明代的時候,政府便革新了軍制,去掉了校尉等閒職,校尉自此正式退出了軍事體系。
但明代依然有校尉存在,那便是錦衣衛中的校尉。
他們實際上繼承了此前校尉皇室從屬人員的屬性,不過在明代滅亡之後,錦衣衛也退出了歷史舞臺,校尉自此也從官僚體系中消失了。
校尉從最早的高級將領逐漸淪落到無人問津的底層虛銜,這個過程是有跡可循的。
實際上這體現了皇帝和外廷羣臣進行權力鬥爭的歷史,隨着皇權的逐步擴張,外廷對皇權的威脅不斷下降,自然也就不用西園八校尉之類的將領來保駕了。
而到了清代連錦衣衛這樣的特務機構都不再被需要,校尉自然也就消失無蹤了。
最後你知道歷史上有哪些名人,擁有“校尉”的頭銜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自《明代錦衣衛制度研究》,張金奎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