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到匠的成長之路

從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成長爲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技能專家,進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整整30年時間,她在生產一線刻苦鑽研、創新奉獻,爲吉林油田培養了一大批技能人才。她就是中國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新民採油廠採油作業二區11號井組採油工、首席技師李英。

被問起成功秘訣,李英淡然一笑,“哪有什麼秘訣?就是堅持和不服輸而已”。

1994年,李英從吉林石油技工學校畢業,來到吉林油田新民採油廠成了一名石油工人。常年與“磕頭機”相伴,每天檢查設備和管線,看似平淡而枯燥的日子並沒有磨掉李英勤於學習並尋求突破的衝勁。13年的點滴“厚積”終於迎來了關鍵時刻的“薄發”。

2007年,吉林油田舉行採油技能大賽,李英第一時間報名參加。那場大賽要進行爲期6個月的封閉訓練,對人的意志是個很大的考驗。當時正值夏秋兩季,李英白天頂着烈日在抽油機上揮動大錘,晚上則挑燈夜戰做習題,困了就起身走幾步調整一下,然後繼續投入專業題目的練習中。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當年10月份舉行的決賽中,她以動態分析3項理論科目均爲100分、抽油機調整防衝距等3項實際操作科目均爲90多分的好成績,從1300多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獲得此次大賽第一名。

時至今日,李英仍清晰地記得當時的情景——實操比賽中,在進行抽油機調整防衝距操作時,由於身材矮小,拆卸懸繩器卡子時,自己的手臂碰不到卡子,所處位置不便於用力,影響了操作速度。那一刻,李英腦海裡閃現教練說過的一句話:當手臂和扳手呈90度時,產生的爆發力最大。於是,她立刻調整姿勢,在確保腳下站位安全的情況下瞬間用力,卡子打開了。她顧不上興奮,又全神貫注地繼續比賽,最終在規定時間內高質量完成了每一項操作。

在生產一線學習成長,也在生產一線琢磨創新。在日常生產中,李英發現低產低效易卡井存在無法間歇抽油的問題,會增加油田開發成本。經過反覆琢磨加以改進,她領銜研發出多功能間抽及遠程控制裝置。這套裝置使用後,可實現低產低效易卡井的間抽管理,既節約能源,又能延長抽油機使用壽命。

新民採油廠負責人宋青松說:“雖然是生產一線工作者,但李英一直愛鑽研生產工藝,常常琢磨要怎麼創新來促進安全高效生產,實現降本增效。”李英領銜研發的多功能間抽及遠程控制裝置、抽油機尾平衡調整裝置等,都有效解決了制約生產的有關瓶頸問題。

2022年,李英領銜研發出汛期油井監控系統保護裝置,實現了不用吊車就可自動調整監控裝置角度,穩定性更強,操作更方便,目前該裝置已經在現場推廣應用150套。2023年,她主持研發的“壓力變送器在線校檢裝置”,主要解決了物聯網管理工作模式下,井間、場站壓力變送器校檢週期長,拆卸難度大,影響數據傳輸的問題。該項目獲得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優秀職工技術創新成果二等獎。

蟬聯三屆油田公司技能大賽冠軍,兩次成爲集團公司技能大賽優秀選手……李英逐步成長爲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技能專家。近些年,李英榮獲中國職工優秀科研成果獎2項、全國能源系統優秀創新成果獎2項、集團公司一線創新成果獎3項,累計創效800餘萬元。

2020年,李英技能專家工作室在吉林油田正式成立。走進這個工作室,只見牆面上掛滿了各種榮譽證書,展示臺擺滿了研發團隊創新成果,書架上碼放着李英近些年整理編寫的《採油工程與油氣集輸實用讀本》《HSE培訓矩陣系列教材》《採油工》等書籍。工作室成員、李英的徒弟李君說:“每次走進工作室,自己都倍感振奮,爲成爲這個優秀集體中的一員而驕傲。一直以來,我跟着李英老師學習專業技術,推進技改革新,深感只有不斷提升技能水平和創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務企業、服務生產。”

李英介紹,工作室探索實施訂單式培訓、體驗式培訓等多種培訓方式。3000多名學員中,已有5人獲得集團公司技能大賽銅牌,10人獲得集團公司優秀選手,30人獲得吉林油田公司技術能手。

搞革新,傳匠心,李英技能專家工作室已成爲宣講創新精神的平臺。2020年,李英在中國石油集團公司“一線創新大講堂”直播授課,緊密結合自身業務實踐與心得收穫,向人們暢談了創新能力培養的基本框架。2021年,她在全國總工會“中工講堂”直播授課。2022年,她作爲吉林省企業創新達人在全國進行線上宣講。

吉林油田公司工會常務副主席袁廣延表示,李英30年兢兢業業紮根採油一線,以匠心對待石油事業,在平凡崗位上創造出了驕人業績。下一步,吉林油田將持續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石油精神,注重在一線培養勞模、注重在一線創新創效,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出吉林石油人的智慧和力量。 (經濟日報記者 馬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