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旅火爆看中國經濟活力“龍擡頭”

(原標題:從文旅火爆看中國經濟活力“龍擡頭”)

新華社北京2月21日電 2月21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爲《從文旅火爆看中國經濟活力“龍擡頭”》的評論。

全國國內旅遊出遊4.74億人次創下新高,同比增長34.3%,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19.0%;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6326.87億元,同比增長47.3%,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7.7%;全國邊檢機關共保障1351.7萬人次中外人員出入境;隨着免簽證“朋友圈”擴大,春節期間國人出行的足跡越來越遠;春節檔電影票房達80.16億元,創造新的紀錄……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文旅市場一片火熱,流動的數據裡透露出迸發的活力。從這一組組最新數據中,既能一窺我國經濟開年“龍擡頭”的氣勢,也可以看出這個春節假期不少新變化。

花式團圓中國年,成爲越來越多國人的選擇。過去的春節,人們紛紛背起行囊,腳步匆匆從他鄉奔赴家鄉。萬家燈火下,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餃子、看春晚、放鞭炮,成爲人們難忘的春節記憶。如今,春節有了更多新過法。

今年春節假期,不少人選擇全家共同出遊,去陌生城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更主要是體驗不一樣的年味。除了“爾濱”依舊火爆,大數據顯示,成都、廣州、重慶成爲春節假期遷入人口最多的城市前三甲。北方遊客去南方溫暖過年,南方遊客到北方體驗“冰雪奇緣”。酒店、出行、餐飲等行業在忙碌中腰包鼓了起來,遊客們更收穫了新奇、放鬆和愉悅。

文旅創新實現“新供給”,激發消費新動能。各地文旅部門在短視頻平臺的全力推廣,在春節期間迎來“兌現”。不只有大城市,一些三四線城市旅遊異常火爆。新春燈會、舞龍舞獅現場人頭攢動,英歌舞從線下火遍網絡,活躍節日氣氛,更弘揚傳統文化;“村晚”代替“村BA”成爲休閒娛樂的好選擇;歷史景區裡佩戴VR設備就能體驗“穿越”時空……“新供給”延展了消費空間。

隨着文化消費日益深入人心,國貨“潮品”代替菸酒糖茶,成爲不少人春節期間走親訪友的“伴手禮”。博物館、景區也推出與“龍”相關的展品、文創產品,滿足消費需求。越來越多遊客旅行不再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走馬觀花式看景點,而是融入當地煙火氣中,讓旅行更有文化味。

電影觀影主力軍下沉,成爲消費新風尚。今年春節檔刷新票房紀錄背後,離不開下沉市場的功勞。票務大數據顯示,三四線城市的居民成爲電影消費主力軍,貢獻總票房份額超過一半,家庭觀影的比例同樣增長明顯。

春節返鄉,年輕人帶着父母、約着朋友看場電影,成爲春節期間增進感情、豐富生活的“打卡”項目。“邊玩邊看”也成爲潮流,不少遊客選擇白天遊覽景點、晚上到影院觀影放鬆。熱門旅遊城市,如海南三亞、萬寧等地,影院在春節期間更是一票難求。

春節文旅熱,爲龍年消費市場帶來了良好開局,折射出我國經濟的巨大活力與韌性。這也帶來一個啓示,對廣大羣衆而言,時機、場景、供給等多點發力,消費活力的釋放自然水到渠成。

當然,文旅消費火熱背後還應有“冷思考”。諸如,一些熱門旅遊目的地出現機票、房價暴漲等情況,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如何讓文旅市場良性、健康、持久發展,尤其是在人流與熱度面前,接住這“潑天的富貴”,仍需行業自身與監管部門共同發力,營造優越的文旅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