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人”到“衆人”,在傳承中積累文化自信
齊魯壹點在新中國成立75週年之際策劃推出的“新中國同齡人口述史”,展示了新中國同齡人各具特色的生活經歷,他們的故事承載着時代記憶,也是新中國蓬勃發展的生動寫照。
《王天明:75年的“微雕”人生》讓我們再次領略到微雕這種傳統文化的魅力:在一個兩平方釐米的石頭上,刻了300多字的《蘭亭序》。王天明的精湛技藝令人讚歎,而他對傳承的執着更是觸動人心。
文化藝術的生生不息,源於一代代的薪火相傳;傳承不僅是文化的再生與發展,更是文化自信的積累與展現。王天明將文化傳承視爲自己的使命,“以前微雕是我的愛好,現在身上多了一份責任”。他的一個徒弟叫董光慶,是山東博物館的一名保安,工作之餘喜歡作畫和創作微雕。如今,董光慶已經成了“網紅”,被網友稱爲“掃地僧”。現在,王天明的兩個徒弟也各自收徒,加上他的師傅楊瑞生,濟南微雕藝術已經傳承了四代。
“文化傳承”在另一篇文章《樑廣斌:爲一出好戲堅守75年》裡也得到了體現。王皮戲的非遺傳承人樑廣斌,在尋找接班人的初期遇到了困難,一度只能依靠他的老伴來臨時“頂替”。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樑廣斌的堅持和熱愛逐漸感染了周圍的人,他現在已成功收下了六位徒弟。“老師傳給我了,我要是沒傳下去,我就對不起老師”,樑廣斌樸素的語言裡,“執着”兩字的溫度觸手可及。
藝術的魅力,常常讓我們不由自主地生出“技亦靈怪矣哉”的讚歎。明朝文學家魏學洢創作的《核舟記》,爲我們描繪了一幅核雕藝術的絕美畫卷。“通計一舟,爲人五;爲窗八;爲箬篷,爲楫,爲爐,爲壺,爲手卷,爲念珠各一;對聯、題名並篆文,爲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這短短几十個字的描述,很多人都會背誦。一葉核舟,集微雕、書法、篆刻一體,我們與“奇巧人王叔遠”神交久矣。
不知“奇巧人王叔遠”的技藝,是否經後輩之手發揚光大。因爲文化藝術的價值不僅在於其歷史的輝煌,更在於它在當代的活力與繁榮,這中間靠的是文化傳承“一線相牽”。
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健全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機制”等要求。“直達基層”“社會力量參與”等重要表述,讓我們看到了非遺文化傳承與基層共振的大有可爲:從“一人”到“衆人”,廣闊天地讓文化藝術種子萌發、開枝散葉;從手把手傳遞到心與心相通,帶着溫度與親情的傳承,讓文化自信潛滋暗長,最終勃發成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作者:邵子昂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