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北醫新創 2025開花結果

閻雲在2011至2017年擔任北醫校長,一手催生北醫新創事業。圖/王德爲

北醫大校園衍生新創事業,2025年起將步進入收成,隨着多家新創公司在資本市場嶄露頭角,未來在生技版圖的表現相當可期。

就初步統計,北醫衍生的新創公司,領域橫跨檢測儀器、醫材到新藥!北醫大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潘秀玲,不僅在2020年創立兆益生醫,她的相關新藥研發成果pan-HDAC抑制劑MPT0E028,也技轉安邦生技;前北醫大口腔醫學院院長歐耿良2014年創立的三鼎生技,已在興櫃交易,都是北醫衍生新創的金雞母。業界認爲,北醫衍生新創公司,將續登錄興櫃、戰略新板等,預計2025年開花結果。

閻雲在2011至2017年擔任北醫校長,一手催生北醫新創事業,也以對新穎性抗癌新藥的專長,於2019年成立博蔚醫藥生技,爲北醫生醫版圖再添一員。閻雲認爲,大學除了傳授知識的天職外,必須提升學術研究能量,且必須要有一個theme(主軸),北醫鎖定的是生技與醫藥領域。

北醫大藉由校園衍生新創事業,將學校創新研究成果轉化成生醫產業的助力。熟悉北醫新創模式的人認爲,人才、經費、制度是成功的主因。

閻雲擔任北醫校長期間,成立了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醫學工程學院、營養學院,將醫技變成醫科(醫學科技)、還有6年製藥學院等,同時打造北醫成爲全方位孕育生醫人才的搖籃,接軌國際。

此外,北醫大Holding Company,由北醫大百分之百控股,把教授的patent(專利)放到Holding Company,並確定分潤制度,在新創公司設立之初即確認各利害關係人持股比例。「美國MIT、加州理工學院也都採取這樣的分配模式。」閻雲點出世界一流學府標竿做法。

私校財源需要自行籌措,找錢的重責大任落在校長身上。閻雲首創先河,將美國辦校、特別私校,行之有年的募款模式帶進北醫大,最巔峰時期的募款相當驚人。「學校辦得好,校友也高興啊!」閻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