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宇航員回來後,爲何都對所見絕口不提?甚至直言自己很恐懼?
在20世紀80年代,距離人類首次踏足月球已經過去十餘年。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載着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成功着陸月球,開啓了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新篇章。此後,衆多宇航員與特殊身份的民間人士也有機會親歷太空之旅,目睹地球的全貌。
在這一時期,弗蘭克·懷特,一位著名作家和太空哲學家,雖未真正進入外太空,卻在一次高空飛行中,足以俯瞰到整個地球。這次經歷深深震撼了他的內心,他開始深刻思考人類在見證這廣闊宇宙後的位置與責任。
懷特在1987年出版了《總觀效應:太空探索和人類進化》一書,系統地提出了“宇宙全景效應”這一概念。書中,他採訪了多位經歷過太空旅行的宇航員和其他各界人士,試圖從多角度捕捉這種體驗對人的心靈和認知的影響。他指出,這種從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景,能引發人們心靈的震撼,促使他們從新的角度思考自我與世界的關係。
芝加哥大學的太空探索歷史學家約爾旦·比姆也認爲,宇宙全景效應並非僅僅是天文現象,它更是一種文化現象,與人們的社會行爲和心理活動緊密相關。從太空中看到地球的那一刻,人們不僅感到自身的渺小,也感受到了與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共同聯繫。
這種體驗並不僅限於訓練有素的宇航員。隨着商業航天的興起,更多的普通人有機會體驗太空旅行,他們同樣表達了類似的感受:深受感動、震撼,甚至人生觀念的轉變。這些共同的體驗強化了人們對地球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識,促使更多的人思考如何更好地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在20世紀80年代,弗蘭克·懷特在普林斯頓的空間研究所工作,這是物理學家傑拉爾德·K·奧尼爾成立的非營利機構。懷特提出了“宇宙全景效應”的概念,這一理論也深刻影響了奧尼爾。奧尼爾在其衆多講座中熱情地分享了探索太空的願景,預言未來人類將居住在類似地球環境的空間站中。
這些講座激發了一位年輕聽衆的想象——傑夫·貝索斯,未來的亞馬遜創始人。受到奧尼爾的影響,貝索斯後來創建了藍色起源公司,致力於實現商業太空旅行,讓普通人體驗太空,甚至可能在太空中居住。
2021年10月13日,藍色起源的“新謝潑德”載人飛行器成功完成了第二次試飛任務,將四人送上太空,其中包括著名演員威廉·夏特納。夏特納在太空中目睹地球的壯麗景象後,其內心的激動無法用言語表達,他感激貝索斯提供這次難忘的旅程。
與夏特納一起飛行的慈善家沙隆·海格爾也表達了類似的情感。然而,藝術家和地球科學家西安·普羅克特的體驗則有所不同。她本希望感受到人與地球的深刻聯繫,卻被地球明亮的光輝所震撼。
科學上,地球的反照率確實高於月球,從太空看地球,地球的光亮是月亮的50倍。這種明亮不僅是視覺上的震撼,也是對地球的新的認識。
從2021年夏天到2023年底,藍色起源公司已經將31名旅客送入太空,而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也不甘落後,完成了多次載人飛行任務,甚至有旅客在國際空間站上逗留了兩週以上。SpaceX的下一步計劃是讓旅客體驗太空行走,這將開啓人類在太空活動的新篇章。
隨着航天技術的進步,探索太空不再是宇航員獨享的旅程。現代社會中的普通人,如你我,雖然需要龐大的經濟支持,也開始有機會仰望地球的壯麗全貌。各大太空旅行企業正在努力將這一奢侈體驗民主化。
衆多科學家和探險家均認爲,太空之旅不僅是一種極致體驗,更是一種思維的轉變。太空中的地球全景給予人們深刻的震撼,能極大地擴展個體的視野。
阿波羅11號任務的宇航員邁克爾·柯林斯公開發表了一個觀點:如果世界各國的領導者都能體驗一次太空中的地球全景,許多全球性的政治爭議可能會因此緩和。
月球表面的最後一位行者尤金·塞爾南也表達了類似的想法,他希望每個人都能體驗到這種從太空看地球的震撼感,雖然這不能直接轉變人類社會爲理想國,但至少會帶來一定的正面改變。
然而,也有人從太空返回帶着憂慮。一名遊客在欣賞完地球的美景後,快速轉變的心情從喜悅變爲擔憂。他意識到,由於氣候變化的加劇,地球正面臨嚴峻的挑戰,這種感覺令人沮喪。
同樣,一位匿名的宇航員在體驗了宇宙全景效應後,更是堅信人類可能會在未來五百到一千年內走向自我毀滅。在浩瀚的宇宙面前,地球顯得渺小,人類的視野似乎更加狹隘。
這種體驗說明,宇宙全景效應能夠給人帶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正如一枚硬幣的兩面,感動與恐懼共存,它們推動我們重新審視人類與地球的關係,反思未來的發展道路。
儘管如此,直到太空旅行真正普及,宇宙全景效應對普通人生活的影響仍是未知之數。即使經歷過這一切的宇航員回到地球,也只能繼續他們在地面的日常生活,維持家庭和工作。這一矛盾的現實讓人深思,即便是太空的遼闊也不能完全改變人的生活軌跡。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