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號預測健康問題!最新研究揭露排便「理想次數」
每個人都會排便,但排便頻率會影響健康狀況,也能看出可能發生的健康問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排便是人體日常機能之一。本月16日發表於期刊《細胞報告醫學》(Cell Reports Medicine)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排便的頻率能夠反映長期健康狀況。研究人員透過腸道益菌分析發現,飲食富含纖維質、水分攝取充足、規律運動的人擁有較爲健康的腸道菌相,每天排便1到2次算是「恰到好處」。排便頻率低於、高於這個理想次數的人,要留意可能發生的特定健康問題。
綜合美國《新聞週刊》、英國《每日郵報》16日報導,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系統生物研究所(Institute for Systems Biology,ISB)副教授吉本斯(Sean Gibbons)表示,這項研究表明排便頻率對於人體全身系統的影響,排便頻率異常有可能是重要的風險因子。
此前已有研究表明,排便頻率對於腸道菌相系統有重大影響。ISB研究團隊調查1425名成年人的健康狀況,83%是白人,8.5%是亞裔,年齡介於19歲至89歲,65%是女性,平均BMI是27。研究參與者記錄自己的排便次數,分爲4組:便秘(每週排便1到2次)、低於正常(每週3到6次)、高於正常(每天1到3次)、腹瀉(每天3次以上)。研究人員也收集參與者的糞便與血液樣本,也調查各人的運動、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心理健康、壓力指數。
分析顯示,年齡、性別、BMI指數與排便頻率顯著相關,女性、年齡較輕、BMI較低的人,排便頻率較低。便秘組與腎功能下降有關,腹瀉組則與肝功能下降有關。長期便秘與神經退化性疾病、慢性腎病有關連。出現憂鬱、焦慮等心理健康狀況的人,腹瀉的機率比較大。
如果糞便在腸道停留太久,微生物會耗盡所有可用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會發酵成有益處的短鏈脂肪酸。纖維質用盡,腸道菌相轉趨以蛋白質發酵爲主,因而產生多種毒素進入血液,導致其他器官受害。這項研究發現,經常便秘或腹瀉的人,蛋白質腸道發酵菌比較多;每天排便1次到2次的人擁有較多的纖維質發酵菌。
腸道微生物改以蛋白質爲食,也會導致偏好蛋白質的細菌增加,最終微生物可能會開始分解腸道黏膜,腸道可能因此「滲漏」,腸道內對於其他器官有毒的細菌與代謝物會隨着血液流向其他器官引起發炎,導致心臟、肝臟、腎臟疾病。腹瀉也會導致類似的情況發生,較大的差異在於腸道發炎導致黏膜退化,使毒素進入血液。
吉本斯說,研究獲得的上述見解爲管理排便頻率策略提供更多訊息,對於健康的人們也有用,有助於促進身心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