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鎮瀾宮清醮展開 日據時期大主醮壇入夜美景曝光
大甲鎮瀾宮於12月7日至15日止爲期9天的重修慶成祈安七朝清醮活動,今年分設置8個醮壇,「媽祖壇」高度約2層樓高,十分壯觀。(張妍溱攝)
大甲鎮瀾宮於12月7日至15日止爲期9天的重修慶成祈安七朝清醮活動,今年分設置8個醮壇,每日人潮衆多,拍照打卡、記錄歷史;廟方指出,日據時期、西元1936年首次建醮,這次是第3次;有民衆珍藏早期大主醮壇珍貴夜景照片,百年前美輪美奐醮壇,入夜後燈光絢爛,展現醮壇美學。
據瞭解,大甲鎮瀾宮建廟200多年曆史,經歷3次大型醮典,包括在日據時期、西元1936年首次建醮、1988年「五朝慶成祈安清醮」,及時隔36年的「重修慶成祈安七朝清醮盛典」,每一階段所建置的醮壇都令人耳目一新,其中西元1936年的醮壇即搭建舞臺,跟現代醮壇一樣,入夜後具燈光特效,賞心悅目。
大甲鎮瀾宮媽祖信仰圈有53莊,建醮區域包含甲安埔及后里區,包含大甲鎮瀾宮的總壇;大甲體育場的玉皇壇;大甲區的「北極壇」、「媽祖壇」、「觀音壇」,外埔區的「三官壇」,大安區「神農壇」,后里區「天師壇」。檐柱龍飛鳳舞,高度約2層樓高,十分壯觀。
大甲鎮瀾宮於日據時期、西元1936年首次建醮,大主醮入夜夜景燈光絢爛。(摘自《大甲老照片徵展專輯》)
日據時期,豐原區仕紳張俊麗所出版《水竹居主人日記》,書內提到大甲鎮瀾宮首次建醮的宗教盛事,他當時到大甲區參觀當地醮壇,並稱贊第2區醮壇「公賞第一」、很壯觀,照片亦刊登在《大甲老照片徵展專輯》這本書中。
回溯1988年「五朝慶成祈安清醮」,大甲文史工作者雷養德研判,張俊麗在書中提到的「公賞第一」,可能是目前大甲區的「媽祖壇」,當時醮壇在當時的大甲鎮公所後方,大主醮的位置就是現今「裕珍馨」旗艦店的位置,距離鎮瀾宮總壇最近,當時建醮活動也是地方一大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