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教父”試水資本市場:希迪智駕闖關港交所IPO“18C”規則,曾藉助C+輪2400萬融資巧提10億元估值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趙雲帆 報道
繼西井科技後,國內又一家知名商用智能駕駛公司——希迪智駕(湖南)股份有限公司,走向二級市場。
不過,與西井科技闖關A股不同,希迪智駕選擇了港股市場作爲IPO落腳點。
11月7日,希迪智駕正式披露招股書。其顯示,公司前身爲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爲礦車、貨車等無人駕駛商用車研發,銷售以及配套V2X(車聯網)解決方案業務。
公司聯合創始人爲李澤湘和馬濰。公司官方資料稱,李澤湘爲大疆創始人汪滔的研究生導師,且是大疆初創時期的關鍵“孵化人”之一。包括汪滔的入學,成立大疆公司和大疆最初的引援,均有李澤湘背後的支持。
值得關注的是,包括大疆和希迪智駕均有紅杉中國投資的身影。據招股書披露,公司於2018年3月完成首輪融資,包括紅杉中國、光大控股資本、聯想控股、百度等知名PE/VC成爲其早期投資者。
“綠色礦山”托起新行業
資料顯示,希迪智駕成立於2017年,主營商用車自動駕駛行業,主要業務爲博阿凱自動駕駛重卡技術、無人純電礦卡、無人駕駛園區物流車以及其配套的V2X智能駕駛綜合解決方案等。
公司在成立初期鎖定重卡和高速公路場景的V2X和車路雲項目,直至2021年瞄準礦卡和無人化礦山解決方案進行展業。2023年5月,公司開始交付首批70噸載重純電礦卡,並在啓動了首個園區無人物流商業化運營。
截至2024年5月,公司擁有56輛自動駕駛礦卡和500輛有人駕駛礦卡混編運行常態化無安全員生產運營,並自稱爲“全球最大混編作業採礦車車隊”。
在技術方面,根據招股書披露,希迪智駕於2022年獲得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NIM)認證,自動駕駛礦卡已將採礦效率大幅提升至人工駕駛礦卡作業效率的104%—。公司稱,其爲中國首家亦是唯一一家達到此效率的自動駕駛公司。
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共交付123輛自動駕駛礦卡。而在解決方案業務方面,公司自2023年開始量產TAPS及車載智能安全管理解決方案,截至2024年6月底分別向客戶交付80套及5351套。
不過,從財務數據來看,截至目前公司尚未盈利。
2021-2023年,希迪智駕實現收入分別爲7738.5萬元、3105.6萬元、1.33億元人民幣,同期分別虧損1.8億元、2.63億元、2.55億元人民幣。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8億元,併產生了1.23億元的虧損。
無人駕駛礦車、包括新能源礦車的行業機遇,始於近年國家對綠色礦山的倡導。按測算,一輛重卡的污染排放相當於300輛燃油轎車,而寬體礦卡排放更是重卡的4倍,其相當於1200輛轎車。實現礦車的新能源化和綠電化,即爲“綠色礦山”的理念。
2017年3月,包括原國土資源部、中國證監會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明確了綠色礦山建設的總體目標、建設要求、推進方式等內容。此後,相關部門又再次聯合出臺了評審細則與支持細則。
隨之而來的是,綠色礦山建設在近年快速推進。根據自然資源部2024年4月數據,截至目前,共有國家級綠色礦山1000餘家,省級以下綠色礦山3000餘家。
值得注意的是,希迪智駕申請IPO同時,新能源礦卡企業博雷頓科技也在11月8日宣佈遞表港交所。而新能源商用車解決方案企業特百佳動力則正在接受海通證券的IPO輔導。
曾用C+輪融資迎合港股“18C”條件
隨着希迪智駕正式遞交招股書,其也成爲了第四家借道港交所修正後的“18C章程”啓動招股的“特專科技”公司。在此之前,利用“18C章程”上市的企業智駕解決方案企業爲黑芝麻智能(02533.HK)。
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希迪智駕疑似存在爲滿足港交所“18C章程”中對上市估值要求,而利用C+輪融資提升估值的情形。
港交所於2022年10月首次發佈《特專科技公司上市制度》(簡稱“18C”)諮詢文件,並於2023年正式下發相關機制。其允許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硬件、先進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及新食品及農業技術在內的五大行業但未完全商業化企業,在滿足一定估值條件的情況下於港交所進行IPO或對上市公司SPAC借殼。
當前最新的憑藉“18C章程”IPO的兩大條件爲:實現一定商業化(即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報告期收入大於等於2.5億港元)和未商業化企業,其IPO條件分別爲預期上市市值達到40億港元和80億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18C”條件經過兩次修改。最初設定的上市市值條件分別爲“商業化企業最低80億港元”和“未商業化企業150億港元”。2023年3月,港交所爲迎接更多科技企業,首次宣佈下調了“18C”下企業上市的預期市值條件,其中商業化企業預期市值條件從80億港元下調至60億港元,爲商業化企業從150億港元下調至100億港元。
彼時,希迪智駕2021年-2022年營業收入僅爲7738萬元和3105.6萬元;其不滿足“18C”對商業化企業的收入下限。同時,公司2022年6月完成的C輪融資,雖使得其投後估值達到人民幣80億元,但也達不到“未商業化企業100億港元”的上市條件。
這時,公司在2024年初的一筆C+輪融資,在提升估值並鎖定IPO申請條件上起到了關鍵作用。
招股書顯示,2024年1月,希迪智駕完成C+輪融資,參與者僅爲策源廣益數字基金一家,融資金額僅爲2400萬元人民幣,但每股單價卻從C輪融資時的216.05元/股提升至235.11元/股。
從金額來看,該筆C+輪融資遠低於此前A1、A2、A3、B、B+和C輪融資中的任意一輪。但隨着C+輪融資價格的鎖定,其撬動公司估值從80億人民幣提升至90億人民幣,期按彼時匯價則接近100億港元,滿足了“未商業化企業100億港元”的IPO條件。
但與估值提升相悖的是,2023年至2024年年初,智能駕駛行業卻普遍出現寒潮,“一二級倒掛”、IPO破發現象頻頻出現。
如2023年12月上市的知行汽車科技(01274.HK),其IPO發行價爲29.65港元/股;而當日收盤價即錄得25.85港元/股。此後上市的嘀嗒出行(02550.HK)、如祺出行(09680.HK)均出現大幅破發,至今股價仍遠低於IPO發行價。
今年9月,港交所再次下調了“18C”上市預期市值條件至“未商業化企業80億港元”和“商業化企業40億港元”。而計劃憑藉該章程上市的希迪智駕駕,能達到多少市值,仍要看市場投資者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