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張愛玲文學基因庫 港大教授黃心村分享張學新視野
港大教授黃心村透過視訊與楊佳嫺對談張學與《緣起香港》。(書展基金會提供)
港大比較文學系教授黃心村的新書《緣起香港》,被哈佛教授王德威讚譽「爲張學及香港研究提供最重要突破」,重現香港與張愛玲的半生緣。臺北書展期間,黃心村透過視訊與同爲張愛玲研究者的楊佳嫺,分享張學新發現。
「不是我選擇這個題目,而是這題目選擇了我!」黃心村在美國任教多年,赴港大任教後,正逢2020年張愛玲百年誕辰紀念,原本規畫的一系列展覽、研討會,因疫情正炙最後僅剩線上展,在全城、校園封鎖的情境下,黃心村索性重新爬梳挖掘張愛玲的檔案資料,「寫着寫着,張愛玲的香港便浮了出來,不只寫張愛玲,也不只寫香港」。
黃心村指出,張愛玲於1936至1941年在港大就讀,對她有着重要影響,如果不是因爲戰事,張愛玲可能遠赴英國讀書或在香港唸完大學,相信仍成爲知名竹日竹心戈作家,但也許就不是今日所見的張愛玲,可以說香港和經歷戰爭是里程碑,讓所有的元素彙集成就了今人所知的張愛玲。雖然張愛玲是回到上海後一舉成名,但一直未被解答的是,張愛玲開始寫作時存在的「基因庫」是什麼?
從文本、檔案出發,黃心村特別對照了張愛玲的三位老師,最爲人熟知的自是許地山,楊佳嫺指出,由黃心村的研究可發現,許地山當時對文學科系的課程設計,就將翻譯與文學、史學和哲學視爲同等重要,就今日來看仍是很有遠見的。此外,張愛玲的歷史老師佛朗士幾乎已消失在文學史中,但他曾私下給張愛玲一筆獎學金,讓她得以渡過生活的難關,佛朗士後來參加香港的英國軍隊抗日,最後竟被自己人誤殺。
張愛玲曾在1944年的一次上海女作家聚會上說:「外國女作家中我比較喜歡Stella Benson」她正是影響張愛玲的另一位老師。張愛玲自身的寫作風格和一生喜愛的西方文學,黃心村稱之爲「中等趣味」,史黛拉.本森也是一例,黃心村的爬梳解答了張愛玲何以喜愛史黛拉.本森,成爲張學的另一開山之作。
黃心村也指出,曾經自己將張愛玲歸類爲上海作家,但如今再看張愛玲,會認爲她一如佛朗士、史黛拉.本森,都是帝國的化外之人,「對張愛玲而言,上海、香港、臺灣都是異鄉,她的異鄉就是世界,她是無處安放,沒有歸屬性的。」也正因爲她的沒有歸屬性,讓不同世代的人一再回去讀張愛玲,也總能契合某個時期的特殊心境。
黃心村指出,張愛玲總說:「永遠把我包括在外」她無法貼上任何標籤或定義爲哪裡人,僅《紅樓夢》是她的文字家園,也是她離亂生涯的全部家當。